夫妻将婴儿抱回家 尹炳炎 摄
父亲在老家筹来了钱
宝宝一家团聚了
宝宝的出生之路如此辛酸,她提醒着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请关注这些“漂流瓶”
孩子刚出生几天,母亲只身出了院,父亲联系不上……晚报12月18日曾作报道《快把心头肉抱回家吧》。几天来,这个孩子的未来让众人牵挂。
昨天,记者终于听到了好消息,宝宝的父母出现了,宝宝可以回家了。
在余杭一个四面透风的工棚里,记者见到了这一家三口,也倾听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孩子爸爸出现了
护士长又喜又愁:
早产孩子,只能住进工棚
18日傍晚5时多,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下班高峰刚刚过去,一位身材瘦弱的男子出现在新生儿监护室的楼道里,他快步地走到医生办公室门口,小心地拉开口袋拉链,拿出了一叠现金。
“我回安徽老家去了,筹到了2000元钱。”他正是小女婴的父亲,34岁的安徽人李齐星。
12月8日是小女婴本该出院的时间,那时李齐星欠下了2800元医药费。见他经济实在困难,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为其减免了医药费用。
那天望着李齐星抱着孩子的背影,护士长既喜又愁:“早产的孩子,还没足月,就要住四面透风的工棚……”
孩子取名李千里
父亲很激动
用一叠卫生纸给记者垫了座
昨天,记者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李齐星一家落脚的地方。那是一个工棚,房顶比灰砖墙高了10多厘米,真正四面透风,房间里只有一张1米左右宽的稻草铺,铺上凌乱地堆着两床已经看不清花色的棉被。
“这稻草是我一个朋友送的,铺上就暖和多了。”李齐星非常热情,想为记者找个位置坐,一大步跨出去,抓来铺上的一叠卫生纸,很仔细地垫在一个40厘米高的白色空油漆桶上。
宝宝被裹在里三层外三层的襁褓里,小小的,就像一只惹人怜爱的小猫。李齐星说他们给女儿娶了个名字叫李千里。“她是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杭州生的孩子。”
孩子的妈妈王桃妹已经平静下来了。孩子不在身边的这几天,她也不好过。李齐星走的那天,只给她留下了30元钱、1只鸡、2斤蛋和一些米。而且,那两天,工头还过来下过逐客令:“你老公也没干活,你们在这里也住了十几天了,总不好一直住。”
看到李齐星抱着女儿出现在家门口,王桃妹喜极而泣:“我以为你不要我了,还到医院看了几趟孩子。最怕你管自己抱走孩子,不要我了。”
一串鞭炮响起来
好心装修老板
送了他们一个新家
19日晚,余杭区广播电视台播出了这一家人的新闻后不久,一位善良的装修公司老板提供一间房子给了这一家子,允许他们住到2008年2月20日。
昨天下午3时,李齐星一家乘坐余杭电视台的小车来到位于临平市区的新家——这家装修公司的员工宿舍。
还没进院子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老老少少二十来个人迎了出来。李齐星和王桃妹抱着婴儿从车里下来,一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眼睛里泛着泪光。
房子在一楼,朝南朝西各有一个窗户,挂着新窗帘,管传达室的大伯汤法兴乐呵呵地走进奔出,把门钥匙交给李齐星:“我那里刚好有两块布,就送给你们做了窗帘。门锁也是今天刚刚换上的。”
房间里的床比工棚里的稻草铺大了一倍,由两张单人床拼起来,还有一只木头条凳,房间大约15平方米大,十分干净。
“老板做善事,我们也很开心,我就想去买串鞭炮欢迎欢迎他们。”汤法兴自己掏腰包,花了12元钱。
“我不会说话,只好说很感谢,”李齐星被问到今后怎么打算,他说,“有住了,就去找水泥工的活干。”
-记者手记
关注这些“漂流瓶”
看着李齐星一家人终于又在一起了,真替他们感到高兴。可是,这一家人的未来还是令人放心不下。
李齐星和王桃妹没有办过婚姻登记手续。
和那么多在城市谋生活的民工一样,他们的婚姻爱情和生活,就像漂流瓶,充满太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孩子的出生和未来也一样,接下来李家要面对的,除了继续生存,还有李千里的户口、入学等大问题。
这个小家庭今后面临的困境,并不会少。这些都让我感到彷徨。我不知道自己能帮到他们多少。临走的时候,我跟王桃妹说,医院送的奶粉喝完了,别去小店买那些劣质的奶粉。王桃妹有些茫然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