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模式:保护和利用的平衡
与其他类型的湿地相比,城市湿地所承担的环境压力更大,对城市的生态贡献也最直接,保护与利益的矛盾冲突也更大。西溪湿地具体走什么路子,起初并没达成共识,曾一度在绝对保护和放任自流开发两者之间徘徊。
据西溪湿地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单金华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有开发商曾想在西溪湿地搞“芦苇荡风情园”,最后因故不了了之。也正是从那时起,保护西溪湿地的呼声日趋响亮。
如何保护西溪湿地?有过两种设想:偏重利用的湿地风景旅游区运作模式和以纯保护为主的湿地原生态区运作模式。
前一种设想下,随着大量游人的进入和景点建筑的建造,必然加重景区的生态承载量,将会进一步恶化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西溪湿地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恢复。后一种提案也有人提出质疑:西溪湿地虽然具有较好的湿地风光,但并非原生态湿地,它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不能忽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单纯保护不加以利用,同样无益于西溪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单金华指出:“桑基鱼塘形式的湿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注解,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西溪湿地的存在,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好的例证。
与滩涂、湖泊等受人为干扰较少的自然湿地相比,西溪湿地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可能稍弱,但却可以同时体现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采用绝对保护的方式不能体现文化传承意义。与吴明同为《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研究》项目负责人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丁平说:“湿地公园构想浮出水面,是解决困惑的切入点。”
西溪湿地最终采用的“西溪模式”,就是保护和利用的模式,并且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最佳平衡点,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一个全新工程,“西溪模式”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六大原则,它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生态湿地、科普湿地于一身的西溪湿地。
建设“生态湿地”,需要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保护西溪湿地,首先要减少人为影响,除湿地内原居民的外迁和建筑拆除工作外,西溪湿地每天的游客量被控制在10000人左右。
在发挥西溪“科普湿地”功能的“水下观光长廊”,沿着木阶梯走到水下,透过两边的玻璃可以看到河道的剖面,水深超过2米,从几厘米到几寸不等的植物根系清晰可见,向南的玻璃面动植物数量明显增多,几十条小鲫鱼围着水草嬉戏。穿行长廊,如同置身水中,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有了最亲近的接触。
曾参与这条水下长廊建设的林金昌说,这条自然状态下的室外长廊像一条130多米的船横在河道中,水下能见度1米是下一步的目标。西溪湿地公园还设立湿地科普展示馆和3个生物修复池,将西溪湿地中生态环境较好、最精华、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块实行相对封闭保护,杭州市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都已将西溪湿地公园作为科研基地。
“文化西溪”留有各个时代的墨迹,米芾的“十里荷花飘磬远,一溪芦雪入庵深”,普通民居墙基上刻的“林外斜阳穿墙入,门前溪水和琴来”,无不衬景应时。西溪的民俗风情也和文化遗存一样被完好保留:上世纪30年代的民居、70年代的三深大会堂,90年代的小洋楼等各个年代的建筑构成了河渚街的民居博物馆;梅竹文化区、烟水渔庄、高庄等景点则将西溪农耕文化中的养蚕织布、婚嫁、社戏、船拳、龙舟竞渡一一呈现。
“首先,它是一个有优美环境的生态系统,之后它是一个休闲场所,它更是一个平台,让更多游客接受环境教育、了解湿地的自然功能。”单金华说。
“保护+利用”相协调的形式,是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各方面协调解决的状况下形成的保护体系。作为城市核心地带的大面积湿地,西溪湿地公园很好地实现了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开放性生态系统的受损如何尽快恢复。”丁平说,仍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待解决。居民迁了,水系通了,泥清了,工程完了,但生态保护却是无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