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失调
是重型肝炎发展的“加速器”
李兰娟在从事重型肝炎研究时发现,很多重型肝炎患者都伴有自发性腹膜炎,血中内毒素水平也往往升高。1994年起,李兰娟院士带领浙医一院科研团队对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移植感染和细菌耐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并建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出版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
科研团队通过对一组慢性重型肝炎病人、一组慢性肝炎病人及一组青壮年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调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等显著减少,肠道有害菌如肠杆菌科细菌显著增加,肠壁屏障受损。这一研究发现了肠道微生态变化在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加速器”的作用,填补了微生态学在慢性重型肝炎领域基础研究的空白。
李兰娟院士还曾做过一组临床对照研究:60名因肝病引起的内毒素感染患者,症状主要表现是低热、腹胀、全身不适。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对他们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增加了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患者内毒素明显下降,证实了双歧杆菌等微生态调节剂可以降低慢性肝炎患者内毒素水平,显著改善肝病患者肠道微生态,从而改善肝脏功能,翻开了重型肝炎治疗新的一页。
用微生态理论治疗
人类对付病魔有了更多胜算
李兰娟院士介绍,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人体体表、体腔内存在大量并不致病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并与人体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就像厚厚的草皮和植被一样涵养着人体内的“水土”,成为体内“环境保护的忠诚卫士”。
但伴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器官移植、介入治疗等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应运而生的则是耐药菌株的快速形成和流行。一味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解决感染问题。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微生态系统,正是由于微生物群的重要作用,科学家目前已把肠道菌群视作体内的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
通过对肠道微生态与人体感染性疾病的相互关系研究,李兰娟院士提出感染微生态防治的新方法,为重型肝炎、肝衰竭、器官移植术后感染和多种免疫抑制状态下的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用微生态理论治疗,人类有了更多胜算,也减少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