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0日讯 如何以教育文化促进教育品质的提升?如何通过网络视频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如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式成为“智慧学生”?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
昨天,下城区第二轮面向社会和教育系统内招标的各项课题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下城教育将再次向省内外教育专家和基层教师“借脑”。
孩子作业拖拉
与不当教育行为有关
“父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沟通不良,已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而孩子学习困难、作业拖拉,很大程度也与老师告状、父母打骂等缺乏耐心的教育方法有关。”
作为下城区教育局首轮课题招标的成果之一,一项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最烦恼的事件来自权威的教育不当行为,包括父母和老师的打骂、粗暴、惩罚和家庭的不温暖等,其次来自学生对自己体貌和心理方面的不良自我感觉,而来自学习成绩的烦恼为最低。
“对于作业拖拉的孩子,可以将每次作业时间缩短到10至20分钟,并允许他们做完一个段落后玩一会儿。”这项研究成果不但帮家长解决了头痛的问题,还让老师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鉴于首轮课题招标的显著成果,下城区去年12月启动了第二轮课题招标方案,其中13项重大课题面向社会招标,同时推出14项课题向区内招标,吸引了来自陕西师大、浙大、省教科院等省内外教育专家前来“竞标”。
鼓励每位老师
都参与科研
“中国是一个革新大国,却不是输出经验的革新大国,我们的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办了很多年,我们的基础教育办得很有特色,对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有很多举措,但国外知道这些成功经验的人并不多。”刚中标《下城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的机制研究》的浙大教育学院教授汪利兵说,希望这项课题研究能为输出教育创新理念、并最终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提供参考。
“课题公开招标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尤其是参与到研究中的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下城区与高等院校开展教育共建的新的形态,目的还是在借智引脑,让教科研人员、校长和广大教师在做中学。”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认为,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而这些都需要学校、老师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我们鼓励每位老师都参与科研,对特殊孩子的观察、记录和帮助是科研,课后写在教案上的点评、反思也是科研,希望这种‘草根科研’能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