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显示杭州社会发展整体协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昨天,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生活品质全国论坛在杭州召开,会上推出生活品质评价“杭州指标”。
去年,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完成“构建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形成指标体系,并在第四季度开展了生活品质年度测评。
结果显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但市民的文明行为和教育质量等都有待提高。
指标体现和谐社会特征
生活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5大维度、20个领域、50项指标组成。如在“经济生活品质”维度中,包含“家庭收入”、“家庭消费”、“创新活力”和“创新绩效”4个领域,共计9项指标。
2006年,杭州生活品质综合目标实现程度为81.93%,其中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生活品质的目标实现程度,分别为75.5%、82.85%、86.35%、84.85%、80.1%;客观指标实现程度为81.56%,主观指标实现程度为82.52%。
从调查结果看,杭州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环境生活等五大品质的目标实现程度,均接近或超过了80%,说明杭州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协调、整体。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文明行为、教育质量都有待提高
但杭州在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从经济活力上看,城市的国际开放度有待提高。目前,“国际开放度”指标只有50%,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短板”。
从贫富差距上看,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从2001年的2.04倍扩大到2006年的2.17倍。抽样调查显示,对居民贫富差距的改善情况,有74.5%的受访者认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其中认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占24.8%,该指标的整体满意度仅为57.3%,是24个主观指标中满意度最低的一个。
从医疗服务上看,破解“看病难”任重道远。抽样调查显示,有58.8%的受访者对医疗卫生服务持“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态度,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乡镇卫生服务站医疗水平低”、“药费太高,吃不起药”、“大医院不必要的检查太多,看不起病”、“优质医疗发展不平衡,到大医院看病难”等原因。
从居民素质上看,市民文明行为亟需提高。抽样调查显示,有68.7%的受访者对所在区、县(市)居民的文明程度持“一般、不太高或不高”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过马路不遵守交规”,这两项合计占86.8%。
从文化生活上看,教育质量有待继续提高。抽样调查显示,有49.2%的受访者对所在区、县(市)的教育质量、收费等情况,持“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态度。主要原因是“非义务教育收费高”、“优质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两项合计占81.2%,“教学质量低”占13.7%,“教学设施较差”占5.1%。
从出行环境上看,城市公交的分担率有待提高。2006年,杭州城市公交分担率仅为20.2%,对照2011年城市公交分担率上升到35%的发展目标看,存在较大距离,“行路难、停车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