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变成“保温气”
锅炉房不停地运转,烧出蒸汽、加热导热油,然后排出烟气。虽然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大多是二氧化碳和水,对大气的污染很小,但浙江华莱氨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文可舍不得这样做,在他眼中,这些烟气可都是宝贝。
魏文笑着说,研究这个项目,开始只是为了尽量减少废气排放,没想到充分地废物利用了。原来浙江华莱氨纶有限公司厂区有几根又粗又大的烟囱,“现在可不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烟囱多好像是工业化程度高的象征。”魏文说,近几年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远远看到冒浓烟的烟囱自己都会皱眉头,“特别是看到老百姓对那些烟囱指指点点,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公司决定技改。
“空气中本身就含有70%的氮气、21%的氧气及其他微量气体,经锅炉房燃烧后,氧气全部消耗掉了,但氮气还在。而在氨纶生产纺丝过程中,必须供入一定量的高温惰性气体(氮气)到纺丝筒中,对丝束进行加热保护。”一提到技改,魏文他们马上考虑到,是否可以把以前排放的锅炉房烟气回收?
想想容易,做起来可有点难度,过滤气体不像过滤水那么方便,烟气回收后还得“消化”:先进入洗气脱硫塔降温、除水、除杂质;然后进入冷却器,进一步除水;这还不够,为了把它变成宝贝,还得到旋风分离器里转上一回,把多余的水蒸气分离出来。
经过这样一轮加工,烟气中几乎只剩下氮气,被送入纺丝车间,除尘后,由热交换器加热,才能最终派上用场——输入纺丝筒对丝束进行加热保护。从纺丝筒出来,才最终成了没用的废气,经过另一套冷却系统冷却后排掉。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道冷却程序。每一个步骤都是有原因的。”魏文说,因为从纺丝筒出来的气体会带出一些对空气有污染的二甲基乙酰胺等溶剂。经过冷却,98%以上的溶剂得以回收,不但使废气排放达标,溶剂经精制提纯后又能反复利用。
原先一文不值还污染环境的烟气就这样变成了宝贝,每年能为公司节省至少五六百万元。
魏文觉得这个创意棒极了,如果不利用锅炉房产生的这些烟气,公司就得上马一套价值1174万元的制氮装置来制造氮气供纺丝筒使用。
而现在这套新工艺整体投资996万元,比上马制氮装置一次性节约170多万元。另外,采用制氮装置的各项设备每小时整体耗电在520千瓦时左右,而新工艺对烟气的过滤,每小时整体耗电为125.2千瓦时,一年可节电300多万千瓦时。
仅烟气回收一项,企业一年就将减少废气排放5000多万立方米。用魏文的话说,他们回收的可不光是烟气,那可是一年五六百万元现金呢!
学学经验
现在很多企业也在考虑节能减排,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但慢慢地,就会发现由此获得的巨大回报。可惜的是,由于在企业投建时没有充分考虑清洁生产,往往是等到对环境造成负担、企业自身能耗居高不下再去补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让人痛心。有时就因为没有预先做好工作,后面再改造,就得额外耗资几百万元。
因此,如果新建企业或企业新建的项目,一开始便综合考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资源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那就省钱又省力又环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