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6日讯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教师,上城区教育学院的王莺代表心里最关心的就是教育问题。“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进步、繁荣与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显示了党和国家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题看待,而改善民生又是当前的施政重点,我相信国家今后将更加重视关乎民生的教育,对教育应当会有更多的投入。”
这次两会,王莺特意准备了一份“关于深化浙江省中小学校城乡结对互助工作”的建议,前两天还在外地出差的她,刚刚走下回杭州的飞机就来到了代表团驻地,顾不上旅途劳累就开始准备提交的议案建议。
这些年,王莺一直都在关注着农村教育的情况,她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在教育基础设施、文化扶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我省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依旧存在。从硬件上看,主要是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还配备不足、实验室条件比较落后;从软件上看,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传统、教学培训还比较薄弱。
因此全面推进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建立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教育发展新模式成为我省基础教育的一项创新工作,事实证明,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工作缩小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受到了学校、社会、家长及教育界同行的认可与好评。
但是,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却缺乏制度的保障,长期互助的少,短期互助的多;理念输出少,物质输出多;领导交流少,教师交流多,并没有形成长效的系统化机制,交流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打个比方说,城里去的师傅带农村徒弟用的是城里的办法,看上去很漂亮,但是起不了实际的作用。”有鉴于此,王莺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均衡的问题还是要从源头上入手。“现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有一个说法——‘种文化’,我们是否也可以把‘送教下乡’的做法改变为‘种教下乡’,帮助农村学校发掘他们自己的经验,扎根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