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里,我们总共动用了4名记者、编辑和2位实习生“车轮式站岗”,才算基本“抵挡”住了读者的热情。
除了热到烫手的热线电话,论坛上的“祈福”攻势也是一波盖过一波,截到今天,跟帖数量已经突破了一百楼大关。通过网络现身的网友,“祈福”的心愿显然也更“现代化”——有人喊出了“祈愿2008年股市牛上加牛,天下股民共欢颜”的口号。此外,更多的读者通过电子邮件这种便捷的方式来“祈福”,无论老人还是小孩,发邮件的兴致特别高,在所有三种“祈福”方式中,这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当然,还有一些朋友选择了传统的写信方式前来“祈福”。不少人似乎还没有过足写字的瘾,在“祈福信件”中甚至还夹了几张自己的墨宝:“没关系,我开心嘛,所以自己写着玩,就当是送给早报的祝福。”吴强老人说。
-民俗学家赞“百福”
“祈福”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引起了社会上一大批专家学者们的注意。著名民俗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吕洪年对此就赞不绝口:“好,太好了!中国人从来就信仰福、禄、寿,你看,这个‘福’是排在最前面的。”
吕洪年告诉记者,禄代表着当官,寿代表着长寿,而福的含义最为宽广:“多子、多才、多田……都能包含在这个‘福’字里头。”吕洪年还讲了一个故事,说当年的康熙皇帝最喜欢写的就是“福”字,而康熙写的“天下第一福”,至今在书画市场里还能买到复制品。
“我看了一下帮你们写‘福’的名家的名单,全是大腕啊,他们的字可值不少钱呢。”吕洪年打趣道,“不过写‘福’千万不能去谈钱,最重要的是心意,像我做人的宗旨就是‘照亮他人,快乐自己’,跟‘福’字也挺默契嘛。”吕洪年笑得很开心。
作为参加本次“送百福”活动的名家,著名书法家、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赵雁君也是感慨良多:“很实在的活动,我们写的人开心,拿到‘福’字的人更开心,这么多人都能开开心心地过年,也就是最大的欢喜了。”
当被问及在几天后的送“福”活动中,最想把自己写的字送给谁,赵雁君笑笑说:“最需要‘福’的人吧,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有困难的人,我希望一个‘福’字能给他们带来一点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