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1日讯
养了18年鸡的张海仙,没有想到在2007这个年头,自己竟成了百万富翁,“这么好的效益,一生中还是第一次遇到”,张海仙说。其实在建德,不仅是张海仙,还有莲花镇的徐红军、大慈岩镇的游竹堂、新安街道的王万秋等养鸡养猪户,有20余人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成为令人羡慕的养殖业百万富翁。
1989年,建德大同镇上马村农民张海仙开始了养鸡生涯。当时起步也就区区50羽鸡,感觉有点赚头后,才逐年扩大。到了去年,张海仙的养殖鸡已达7万羽,成为建德市最大的养鸡场。他的年收入也从几万、到十几万、又到四五十万,如今跳到了100万,就像牛市中的股票,连续走了几个涨停板。目前张海仙的养殖场,每日的蛋产量在3000—3500斤之间,还雇了12名员工。1月12日,记者在海仙养殖场,见到饲养员们穿梭在一排排鸡舍间,忙忙碌碌地捡着鸡蛋,将鸡蛋入筐,然后一筐筐装上汽车,运往杭州、宁波、金华、江西、福建等地。张海仙告诉记者,他的养殖场是属于生态型无公害的,畜粪定期卖到兰溪作为养鱼、养珍珠的有机肥;至于污水,通过沼气,变成了发热能源。
同日,在建德市万秋生态养猪场,记者见到了百万富翁——猪场“主人”王万秋是一脸的兴奋。他说自己在2001年9月开始养猪,第一年养了27头猪,前几年动物疾病控制不好的时候还亏本,这些年技术跟上了,环境改善了,猪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这与科技下乡有很大关系,现在王万秋的规模养猪达到了4000头/年。“千变万化离不开文化”,王万秋说自己一边养猪一边读出了畜牧中专文凭,平时经常会找一些养殖方面的书来看。王万秋的养殖场也是“猪-沼-果”的生态模式,即养猪排出的畜粪和污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入沼气池,经过发酵处理后,成为果园、菜地的肥料。在采访时,记者发现王万秋的业务电话不断,刚放下联系饲料的电话,手机又响起来,杭州的客商要进一批毛猪,当对方报出每公斤18.4元的收购价时,王万秋激动了好一阵子。王万秋高兴地说,这是他养猪几年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
记者纳闷的是为什么通常不起眼的养鸡养猪能产出奇效?建德市农业局给出了四大理由:市场带动、政策推动、内发力增强、服务与管理强化。就说畜禽产品价格,从2007年3月份后就一路高歌,还不断刷新纪录,每羽蛋鸡年利润达20—30元,每头猪利润达300—500元;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又相继出台了蛋鸡养殖补助及保险、扶持规模养殖场发展、重大动物强制免疫等政策,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建德市实施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畜牧产业体系,农业部门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这些都为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