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学生正在动手操作。
艺术系学生设计的服装。
好看好玩的“瓶景”产品
浙江在线01月21日讯
大学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的理性思考和积极准备,会帮助你开启成功的职业生涯。当很多同学还在就业路上摸索时,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些学生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创业路线。学生从就业到创业,其实就是一个从“抢板凳”到“造椅子”的过程。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关注这几位同学从就业到创业,最终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经历。
“我从迈入大学的那一天起,就有意识地做好创业的准备。”——项华杰
项华杰,1980年出生于宁波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0年考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模具专业。说起他的创业,其实应该从大一兼职打工开始。当别的同学还在为考上大学而满足,认为找工作是毕业时才需要考虑的事情时,项华杰看到的却是生活中潜伏的竞争和危机。从跨入大学的那一天起,他就给自己施加压力,积极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于是,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项华杰就四处寻找兼职的机会,发现有一家单位在招设计人员,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接近。虽然那家单位只招专职人员,但小项还是勇敢地拨通了这家单位领导的电话,他诚恳地诉说了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渴望,以及对于这份工作具体的想法和看法,并请求对方给自己一个机会。
结果是令人欣喜的。虽说是在课余时间从事设计类的工作,但产品的设计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紧紧把握市场的需求。两年多的兼职,他不仅养活了自己,赚取了学费,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专业设计经验,也更多地接触了社会。
在兼职的过程中,小项产生了将来毕业后自己创业的想法。他说,传统的择业观使人们总是把宝押在别人身上,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进而受到别人的重用,并借此得到希望得到的。创业的人要有意识地改变这样的想法,要相信自己,明白自己现在缺的只是更多的工作历练和资金的积累。小项毕业后选择进入宁波余姚天方集团工作。先从产品设计员做起,随后由于经验的积累慢慢向管理层发展,最后全面负责工厂的生产状况,晋升为常务副总经理,管理员工100多人。
从在企业兼职到管理高层,从一名学生到一个公司的负责人,项华杰在工厂一线扎扎实实磨炼了5年。正是这5年的时间,让他面对困难都做到了心中有数。2005年他与朋友合股成立了慈溪天元重天塑料制品厂,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闯过了资金关、产品销路关、技术关等等难关,企业终于稳步发展。
对于自己的成功创业,项华杰感触颇多。他说,在杭职院学习的三年内,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学校拥有近500万设备的模具实训中心,8家单位作为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我们在那里轮番培训、顶岗实习,练就了纯熟的操作技能。同时,两年多的兼职,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近3年的工作实践,而这些就是我成功创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