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2日讯
温州乐清七里港镇77岁老人郑智峰,做了一个用100根木条搭建起的凉亭模型。这个亭子的特点是:不用一颗钉子、一枚螺丝,以及任何粘合剂,凉亭的每个角都是用6根木条连接起来的,而这6根木条又和另外的连接头相连,环环相扣。如今,这样的亭子已不多见,郑老说,要是谁想建一个这样的凉亭,他很乐意贡献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两个月前,郑老决定自掏腰包1.5万元,将亭子建在乐清白鹤寺。昨天,郑老在电话里兴奋地说:“只差一个亭子盖了,过完年,就可以完工啦。”
这个快结顶的亭子,高约5米,直径3.5米,如之前设计的那样,由100根木条搭建而成。
郑老说,这100根木条,象征着大团圆。其中,56根是短木,代表我国56个民族;34根是长木,表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间还有合在一起的5根是“五湖”,外围合在一起的是“四海”。
郑老的儿子郑俊敏补充说,在父亲卧室的床头搁着很多小木块,父亲一起床就在捣鼓这些,“连睡觉都在梦里搭弄,太入迷了。”
郑老造凉亭的灵感,来自于小时候的一种游戏。60年前,在乐清民间盛行过一个叫做“诸葛锦锁”的游戏,就是用6根小木棒,其中5根开齿,1根不开齿,按照一定的顺序搭成一个十字架,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十字架,那根不开齿的小木棒最终锁定,叫做“浮动锁”。这个十字架很牢固,无论怎么拉,都纹丝不动。
“亭子也是用这个原理,虽然没用一个钉子,却非常牢固。”郑俊敏说,从外观看,这个亭子和其他的亭子没什么区别。但郑老觉得这是自己的成就,亭子还没造好,就催着子女去欣赏。
白鹤寺距离郑老家有20多公里,他说即便是造好了,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纳凉。但他希望知道亭子故事的人们,能够多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