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虽然封存了起来,但旁边的两根下水管特别刺眼。
浙江在线01月24日讯
大井巷、百井坊巷……唐刺史李泌凿六井引西湖淡水以供民用,嗣后历代地方官也都重视凿井,于是杭城水井遍布,出现了一些以井命名的街巷。
柳翠井巷,即是以井命名。古井则为南宋名妓柳翠出资所凿。
这些天,有市民说,柳翠桥弄3号也有一口古井,“是不是那口有名的柳翠井?它好像被水泥封起来了。”
于是,23日,杭报普查保护古井民间会诊团再次出发,来到了柳翠桥弄3号。
古井竟和下水管做“邻居”
柳翠井巷,这条和光复路平行的南北走向的小巷,已经被惠民路分割为两半。柳翠桥弄就“夹”在柳翠井巷与光复路之间,是一条一二十米长的小弄堂。
柳翠桥弄3号,是个小院子,里面有一幢6层高的老房子。寒风中,一口古井孤零零地“躲”在老房子窗台下。
井圈、井口,都被水泥封掉了,早已不复原样;离古井一尺外,墙上的两根管子特别刺眼——一根雨水管,雨水一直流到地下,另一根下水管,直插入土。“地下水是相通的,如果井里有水,污水还不渗进井里?”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
“柳翠桥弄到保佑桥弄,短短五六十米,原来至少有8口井,水质很好的。”记者找到原柳翠井巷小学语文老师朱长根,他甚至画出了8口井的分布图。“现在这一带,仅存柳翠桥弄3号那一口井了。”
但到底是不是著名的柳翠井,朱老师也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