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31日讯
“这个月到今天还没成交过一套呢,预约看房的都很少。”说起最近这两三个月来的这波楼市“寒流”,杭州某房产中介置业顾问钟先生很是郁闷,他告诉记者公司里已经有同事辞职了,他也有点为前途担忧。
根据杭州透明售房网的数据,从2008年1月1日到本周二,共29天时间里杭州商品房日成交量约83套(以预售数字为准),二手房平均每天成交36套左右,最低一天仅成交11套。
保守估计,目前杭州主城区在售楼盘超过150个,可售房源超过15000套,如果以日成交61套的速度销售,单这些存量一手房就要卖大半年。而杭州登记在册的中介公司及门店超过1400家,每天三四十套的成交量,无论如何也不足以养活这么多门店。
如果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不变,如果这样的市场行情继续,开发商还有哪些路可以走?
出路1:转战二级市场
市场疲软不过两三个月时间,已经有小中介撑不下去关门歇业了,但同时也不乏借机入市的新面孔,比如南都置换。没错,就是杭州非常熟悉的那个“南都”,挂牌才一个多月,尽管旗舰店仍在装修中,但全部人员早已到位。南都置换的职员从上到下绝大多数来自一手房营销一线,这在二级市场上并不多见。
“我们就是要以一手房的营销模式来做二手房。”南都置换总经理杨振春表示,原南都房产的销售员经过全面的全案知识培训,与目前二手房中介公司的普通置业顾问相比更为专业,而且南都物业管理着原南都房产旗下所有楼盘的物业服务,有数万名客户资源,能比其他中介更早拿到委托,这是其最大优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私下表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将是资金非常庞大的开发商占领主要市场份额的过程,或许会有个别小公司的若干个项目,但不会是主流,对资金运营能力不强、开发水平不足的企业来说,及时转型,介入二级市场未必不是出路。特别是目前杭州市场上同时拥有资金实力、专业能力、服务水平三大条件的中介企业几乎没有,正是入市的机会。
出路2:薄利政策,投身低价房
两三年前万科掌门人王石曾在其博客上透露有意研究中低收入人群住宅,很快万科悬赏100万元征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解决方案”,拉开第一届海螺行动序幕,当时还有专家质疑一个开发企业运作类似廉租房的项目有角色错位之嫌,直到2006年年底万科第一个廉租房项目在广州奠基,业界才认可了万科正在探索一个新的开发领域——微利租赁产品。
实际上,万科发起海螺行动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除了其公司本身战略原因之外,背后是行业变局的深层原因。“保障性住房不是没有利润,只是比商品房利润低。现在国家大力倡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块市场的风险比较小、需求量大,未来保障性住房也将是房地产企业争抢的地盘之一。”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尽管国家规定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利润率不高于3%,但实际利润率比这高,而且保障性住房不用担心销售。
杭州经济适用房建设中一直有商品房开发企业的身影,早期滨江房产开发建设的万家花园,近期有美都、瑞立等开发商介入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虽然多数是属于“玩票”性质或者是商品房配建的安置房项目。但如果商品房市场持续低迷,对开发企业来说,首先是生存,其次才是追求更高利润,如此开发保障性住房、低价普通商品房不失为一个出路。
出路3:细分市场,走小众路线
说到“小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高价”,这未免狭隘——小众化产品应该是针对市场上一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受众人群的产品,高端物业或许是其中之一,但决不是唯一。
2006年3月底,九树公寓开盘的时候,市场行情不会比现在好多少,但这个只有60套、充满个性的产品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别忘了六合天寓,这个最初以独特的外立面设计吸引了不少眼球的楼盘是杭州比较公认的“小众”产品,它的业主多数是设计师和艺术工作者,这与其最初的客户定位是一致的。尽管曾经一度陷入销售困局,但走小众路线并没有错,它的问题是如何让空间更适宜居住。
去年浙江省首次大型建筑专业学生作品竞赛上,曾有学生提出针对视觉残障者的设计作品,或许这种设想的现实性有待考证,但这也为在市场中沉浮中的开发商们打开了另一种思路:现在导盲、无障碍系统多出现于公共建筑,在居住建筑中很少涉及,如果有一个无障碍小区是不是可行呢?
再比如有楼盘提出“恒温、恒氧、恒湿”,曾有业内人士开玩笑说,这个楼盘不该打“科技”牌,应该打“女性”牌,因为这样的小环境是否舒适且不说,但对皮肤一定是好的,爱美又有经济实力的女性会为这样的卖点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