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31日讯
从去年岁末开始,楼市出现变化,部分新开楼盘成交平平,似乎也正在印证“楼市进入拐点”的传言。
王石抛出“拐点”论后,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在驳斥了王石“房价拐点论”的同时,也抛出了自己的“地价拐点论”。相对来说,“地价拐点”比“房价拐点”更有说服力。
目前的土地市场比较冷静,“底价成交”的情况不少。各地均是此般景象,杭州也不例外。
首块地铁上的物业遭冷遇
“下菩萨”地块,一宗少见的好地。2008年的1月23日,它被推上了“招拍挂”的前台。
从地段来看,它南至机场路,北至机床厂宿舍。由于杭州地铁一号线闸弄口站就在地块南侧,地铁出入口在地块范围,所以该地块从被推出之日起,就被誉为杭州“首个地铁上盖物业”,引人瞩目自然也是在所难免。
从体量来看,该地块占地面积35.3亩,地上总建筑面积7.3—8.3万平方米,地上商业办公面积4—5.3万平方米,地上住宅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限高75米。其中,50%以上的住宅是90平方米以下户型。可以预测,这里将建起大型商业设施、高层住宅和写字楼,是个建筑综合体的概念。从6.7亿元的出让总价来看,它显然没有摆出高门槛的姿态。90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显然并不很高。
然而就是这块备受关注的土地,在出让当天爆出了“闪电式成交”的冷门。由于无人竞价,51号竞买人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6.716亿元的价格拿下此地块,比挂牌出让起价高出20万元。
当天出让的另一宗钱江新城的商业用地也同样“闪电式成交”,猪年最后一拍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落幕。
底价成交频现杭州土地市场
“下菩萨”地块出让的当天,传说中的大鳄没有现身,本土的实力派们也没有出手。
一位业内人士用“有点意外,但是也在意料之中”来形容当时的感受。
回顾这几个月的土地市场,发现好地无人竞买而直接成交的情况,已不是个案了:
1月11日,位于滨江区的杭政储出[2007]75号地块,由于无人竞价,被兴贵投资以30.7315亿元竞得,仅比起拍价高出20万元,楼面价5046元/平方米。
2007年12月3日,位于拱墅区的杭政储出[2007]73号地块,由于无人竞价,被德发国际有限公司和天泽发展有限公司以43.0585亿元竞得,仅比起拍价高出60万元,楼面价7001元/平方米。
同一天,位于同一区块的74号地块由于无人竞价,被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5.6812亿元竞得,仅比起拍价高出40万元,楼面价6004元/平方米。
2007年11月29日,位于武林商圈中心黄金地带的杭政储出[2007]72号地块,由于无人竞价,被银泰百货以起拍价2.123亿元直接成交,楼面价15014/平方米。
流拍情况各地都有
如果我们放眼全国的土地市场,或许就会发现杭州的“底价成交”,其实并不那么刺眼。近期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等一、二线的城市,新年土地市场第一拍,多数遭到流标。
2007年12月15日,北京朝阳区来广营乡清河营村1号住宅用地开标,由于参加投标的开发商不足3家,不符合开标条件,该地块以流标收场。
1月,北京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重蹈流标覆辙。开标会上,前来投标的开发商竟只有两家,最终以流标收场。
2007年12月初,广州市政府放出的12宗土地中,两宗金沙洲商业金融用地无人竞价,有5宗用地只以底价成交,其余土地出让时也没出现以往激烈竞价的场面。
同样是2007年12月,深圳东莞市土地交易中心对一宗商住用地进行出让,但由于该地块在挂牌阶段就没有应价者,拍卖师最终宣布该地块流拍。
2007年12月6日,南京G87河西19号商业地块,因无人报名而流拍。20天后,南京再次遭遇流拍,这次流拍的是2幅住宅用地。另外有10幅地块以底价成交。
还是在南京,1月17日,空旷的土地交易大厅内仅坐着6家开发商,人数还不及到场记者的一半。所推出的5幅地块,3幅以底价成交,1幅加价仅2000万元,1幅还未入场便遭流标。
1月4日,福州市2008年第一场土地交易会上,所推出的3幅商业、金融和居住地块,均是2007年12月25日流拍的地块,其中两幅地因无人报价再次宣布流标。
地价拐点或已显端倪
在杭州,虽然没有现场上演“流拍事件”,但是我们从蛛丝马迹中,已然可以窥见冰山一角。
位于拱墅区的杭政储出[2007]73号地块,于2007年11月2日被挂牌,然而到了当月26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突发“关于杭政储出[2007]73、74号地块《挂牌出让文件》的补充通知”,将“具有壹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调整为“具有叁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如此巨型的地块,却自降门槛让人心生疑惑。结果自然是以底价成交。
位于滨江区的杭政储出[2007]75号地块,由于无人竞价,杭州市国土局前后三次发布公告,推迟该地块的出让时间。最后该地块也是以底价成交。
而最近的“新年第一拍”中,原本拟出让的杭政储出[2007]77号(西湖区规划转塘浮山C-1、C-2地块)、78号(拱墅区规划康桥区块S-3地块)、79号(拱墅区规划康桥区块S-6地块)等三宗土地被暂缓推出。
土地市场由热转冷的一个转折点,大概要算是“东南面粉厂”。
对于2007年10月底的“杭一棉”成交现场,多数亲历者记忆犹新。远洋地产与多巨头拼杀53个轮回,才辛苦摘得此宗“2007明星地块”,楼面价高达15588元/平方米。在“杭一棉”地块出让前后,在土地竞拍现场豪掷数亿的加价幅度司空见惯,然而这样的场面,到“东南面粉厂”的出让当天,突然戛然而止。
那天,广宇和西房两家本土的老牌房企联手摘得这一市中心绝版地块,楼面虽然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9038元/平方米,但是在当时的多数人看来,这样的价格并没有超出大家的预期。当然,更加没有超过买家的心理预期。因此,有人便将这块地的出让,看成土地市场回归理性的转折点。事实证明,的确从此块土地以后,杭州的土地市场上,再也没有出现豪掷数亿加价拿地的场景了,取而代之的是,慎之又慎的以最低幅度往上加的场面。
国家发改委新近公布2007年12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变化,三类地段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住宅均价略有下降,分别比上月下降0.3%和0.2%。这一数据表明,整个地产界可能都低估了货币紧缩政策和二套房首付提高的影响。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房产商的第一个应对措施,显然是开源节流。对于大的房企来说,减少因囤地而造成的大量资金流出是最快捷也最有效的方式。在这个时候或许从“土地拐点”的角度出发,更能看出一些隐藏极深的问题的根源。一位业内人士用“他们宁可承担未来拿地更加困难的风险,也不愿以高价拿地透支未来的资金”来形容开发商的心态。从全国的“流拍情况”来看,开发企业对于货币紧缩预期的担忧,显然已经超过了对开发用地减少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