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角度
关注“一元早茶”
“一元早茶”如今的闹猛,不由让人想起去年早报的相关报道。2007年12月17日,杭州读者周先生提供新闻线索:91岁高龄的孙大伯听说喝了20多年早茶的杭州花港茶室后天停止营业,心里着实不舍。
早报获悉线索后,当天即派记者采访。12月18日,《花港茶室一元早茶行将消逝》刊登。文章从老茶客对茶室说关就关的做法表示遗憾的角度切入,同时就不少茶客对“一元早茶”多年堆积起来的厚爱和难舍之情,进行合理报道。记者又听取花港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就取消“一元早茶”的理由:“为了提高茶室的经营档次和利用率。”
接着陆续作了三篇后续报道。19日,早报4版推出第一篇后续——以《在花港茶室之前虎跑茶室也取消了一元早茶一元早茶为何难以为继》为题,分析了“一元早茶”生存不易的各种原因。记者采访的茶室不再局限于花港,而拓展到了虎跑茶室、吴山壶笑天茶室、太子湾公园逍遥轩茶庄等。
同时,早报从人文角度,强调“一元茶室”继续存在的重要性——喝茶成了杭州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多老杭州爱逛茶室,不过是想以茶会友。”文章还突出杭州老人地缘文化观念浓厚的观点:“对于那些在花港茶室里喝了几十年‘一元茶’的老人们来说,茶友们就是彼此间的老邻居。”
市委书记批示
促成好事
早报的“一元早茶”连续报道,引起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高度重视。他在去年12月18日早报第5版该篇报道中专门作了批示。
“一元早茶”究竟会不会在杭城慢慢消失?市民的呼声、早报的报道与市委书记的批示,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迅速作出积极反应。
去年12月20日,名胜区管委会领导专门就此事与早报进行沟通。12月21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非常肯定地表示:低价的“市民早茶”会在西湖景区里一直开设下去,茶客们可以继续享受喝“一元茶”、“两元茶”的乐趣。
12月22日,早报4版推出第二篇后续——《老茶客又能喝到“一元茶”了西湖景区将继续开设“低价早茶”》,对这个好消息的报道,可谓浓墨重彩。
在媒体的连续报道、领导的重视及职能部门的积极行动下,本来行将消逝的“一元早茶”,有幸快速出现转机。
恢复后的“一元茶室”进展究竟怎么样?茶客们表现出怎么样的喜悦之情?早报进行了不懈的跟踪。今年1月2日,早报第一版刊登第三篇后续——《转3趟车只为喝上第一杯早茶花港茶室新址开张首日老茶客热情捧场》,热热闹闹地写了“一元早茶”重新开张的现场。
“老年茶客们的早茶生活已经成为杭州茶文化、茶民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湖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颖昨天表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能顺利开展,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市民应该享受西湖综合保护的成果。“西湖景区既要走精品化路线,也要走平民化路线。西湖是杭州市民的西湖,因此要还湖于民,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休闲场所。希望更多市民关心西湖,为西湖景区提出好建议。”
“办好一件事情,
必须欢迎媒体监督”
今年1月29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新闻恳谈会上表示:新闻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往往代表了许多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杭州市欢迎并高度重视广大新闻媒体对杭州市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王国平举例说,2007年12月,杭州某报报道,西湖景区的“一元早茶”即将消失,许多老茶客实在不舍。听到市民呼声后,有关部门当即决定,从2008年起,在西湖景区内的一些茶室继续提供、增设“市民早茶”服务,让茶客们可以继续享受喝“一元茶”、“两元茶”的乐趣,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多的西湖综合保护成果。
2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王国平:办好一件事情必须欢迎媒体监督》。
文章引述了王国平就舆论监督发表的观点:“对媒体监督职能的认识,我们经过了3个阶段:首先是害怕监督,如临大敌;第二阶段是不怕监督,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办好一件事情,必须欢迎媒体监督。没有舆论监督,我们的执政理念不会上升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样的高度,执政水平也不可能提高得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