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6日讯
每年春节过后的一段时间是人才聘用的高峰期。相比去年,今年春节后义乌人才流动明显加快,流动量同比增长5%~10%。
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才已不再满足于高薪职位,还要求有好的工作环境和好的业主,企业也越来越看重人才的真才实干。试用期一旦无法相互适应,双方都会选择尽早“分手”。
现象:三大类人才流动加快
老家在山东的孙筱娟毕业于江苏一所大学的外语专业。今年1月中旬,她通过搜才网(www.soucai.com)和一位在义乌的伊朗外商达成用工意向,除了当翻译外,还兼部分外贸业务。由于不习惯伊朗业主的管理方式,孙筱娟两周后就辞职了。
春节前夕,孙筱娟在一家外贸公司找到了新工作,负责中东客商的市场采购接待。但不确定的工作时间打乱了孙筱娟的作息习惯,一下子很难适应,她又有了跳槽的想法。
在义乌一人才中介机构担任招聘部经理的潘梅珍说,据不完全统计,义乌有2000~3000家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人才,与此同时,期待新发展平台的很多人才也开始主动来义乌求职。
搜才网负责人黄刚说,今年以来三大类人才流动最为频繁:专业技工(如懂一门以上外语的外贸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工程开发人员、品质检验人员等);市场营销人才(如销售经理、市场调研专员、广告宣传人员、市场推广人员等);人力和行政管理人才(如人事经理、培训师、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等)。
人才:除了薪酬更关注业主
来自四川的邹胜从2002年开始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先后在重庆、山东、宁波等地的企业担任过高级经理、执行副总、行政管理经理等职务,年薪平均在10万~12万元。
邹胜坦言,年薪太少会影响他的从业热情,但雇主的为人更为关键。如果业主通情达理、懂得放权、用人不疑,即使年薪低一些,他也会欣然接受。
去年年底到现在,邹胜已换了3家义乌企业,原因是在一些具体事务上跟业主的看法有较大出入,时间久了担心会有更多摩擦,不如早点走人,另找合适的工作环境。
就实际情况而言,求职者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打工谋生的,这个层面的人最多,在义乌100多万外来人口中,初中以下学历的求职者占了八成以上;第二类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如拥有专业技能或某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但因为缺乏工作经验,他们不会过于挑剔工作,只求尽快完成经验积累再谋新职;第三类就是像邹胜这样挑业主的,这个层面的人才不仅要找高薪工作,还要找开明的业主。
企业:高薪聘人是长期投资
义乌国奥运动装备公司前段时间以20万~30万元招聘高级设计师的信息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该公司有关人士认为,高薪聘请资深人士是企业的一种长期投资,虽然其回报未必在短期内就能看到,但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平台,肯定能给企业带来数倍于薪酬的利润。
在义乌一食品加工企业担任副总的章先生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各种人才的定位也会逐渐细化,对专业人才或高级人才的投资定位也会越来越清晰。简单来说,专业人才的能力体现在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表现及技能等方面,而对高级人才的要求除了上述专业技能外,还包括他们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的了解程度、对市场前景的预测能力、对企业运作的熟悉程度等,企业看中的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给有能力的人才更多薪酬,完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