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9日讯
中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尚未收场,外资银行又爆理财产品巨亏——东亚银行的“利财通”系列1目前陷入亏损泥潭。记者昨天获知,截至2月中旬,“利财通”系列1号的参考价格已较发行日亏损了60%以上。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一定高收益。
●事件“利财通”浮亏63.18%
最近,东亚银行的一则境外理财产品——“利财通”浮动亏损震惊了业界和投资人:截至2月中旬,除去3%的相关赎回费及首月已派发的2.75%的固定收益,利财通产品市值为36.82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选择此时赎回,100美元投资本金目前市值仅为36.82美元,浮亏了63.18%。
记者昨天从东亚银行杭州分行有关人士处得到证实,该理财产品是于2007年9月间在全国发售,期限3年。“目前每月公布的净值,并不能代表最终的收益。该产品运作还不到半年,远远未到期限。投资者如果选择提前强制赎回,亏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但若持有到期,情况也许会有所不同。”
数据查询显示,“利财通”系列1号投资起点金额为8000美元,投资门槛高于国内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上述最新数据计算,去年9月产品发行日至今,撇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不计,购入起点金额的“利财通”的投资者至少出现了近5000美元的账面亏损,这一亏损额比“零收益”更令人焦虑。
以行当初东亚银行的描述是:“‘利财通’系列1号同样并不是到期时保本产品,但其特设保护机制,降低了产品的亏本风险。”尽管,眼下的亏损只是账面浮动亏损,但这样的业绩,难免让投资者心里发慌。
“我还以为外资银行投资海外市场比较有经验,没想到比中资银行的产品还亏得多。”一位买了“利财通”系列1的杭州投资者对此十分沮丧。
●原因挂钩股票下滑惹祸
外资银行素以“理财专家”著称,以往在杭销售的QDII收益率多在两位数以上,为何“利财通”系列1号会出现巨额亏损现象?东亚银行相关人士解释,“利财通”系列1号属于结构型票据,它的收益与挂钩的4只港股密切相关,挂钩的股票价格下跌,QDII的赎回价格也要受影响。
据悉,“利财通”系列1号在前一年半投资期限内,主要与复星国际、大唐发电、中国人寿、招商银行4只港股挂钩。只要在观察日或结算日时,四只股票中最逊色者的表现不低于-8%,投资者将收回本金并获得收益。若到一年半投资期限结束时,最逊色的股票下跌超过8%,但所有股票跌幅不超过30%,投资者的本金将获得保障。
据东亚银行有关人员介绍,“利财通”出现浮亏主要受次贷危机影响。“利财通”投资的4只股票的复兴国际,以房地产和金融为主营业务,受次贷危机影响也比较大。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复兴国际的股价较产品发行日跌了57.33%。
这位人员进一步补充:“利财通系列1”于去年9月发行。当时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政府会在不久后开通“港股直通车”,进而为H股注入资金。但时至今日,“港股直通车”还未开通,在这一问题上的判断失误也导致了银行系QDII的出师不利。
此前,多家中资银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也受股市行情影响,有些产品上半年收益还十分可观,但下半年就出现了亏损。虽然本金保住了,但收益几近为零。
●建议投资者别盲目斩仓
在H股宽幅调整的大环境下,“利财通”的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尴尬遭遇。在这时,部分投资者难免生出斩仓割肉的念头,许多理财专家都不认同这种做法。
中信银行杭州凤起支行贵宾理财经理丁志毅认为,目前境外理财产品面临的现状与次贷危机存在较大关联。除去这一外围因素,很多银行推出的QDII产品都以H股上业绩较好的中国公司为投资标的。随着次贷危机的平复和市场的走稳,银行系QDII的单位净值将逐步回升。如果此时选择斩仓,并不是成熟投资者的做法。
此外,对于目前市场上发行的一些结构性或挂钩型境外理财产品,丁志毅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下单,“毕竟,投资的原则是尽可能规避自己不熟悉产品。”丁志毅认为,目前投资者对境外市场毕竟不熟悉,一些挂钩型结钩型的产品,其运作原理如何,不仅投资者不清楚,就连销售人员也不一定表述得清楚,这样的投资还是谨慎为上。
●提醒:小心前卫的金融衍生品
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为了突显个性,银行想方设法给理财产品注入“兴奋剂”——使用许多看似前卫的理财产品设计理念和更高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
理财专家提醒,理财产品过于前卫容易巨幅波动。相比于直接与股票或基金挂钩的QDII产品,结构性QDII在运作时会或多或少地应用杠杆效应,这一工具的使用虽可提高产品的预期收益,但风险也比较大。若单纯挂钩股票价格走势,而不使用衍生产品或杠杆效应,一款理财产品出现的浮亏额难以高达60%以上。
编后:
年初以来,多家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投资数万,收益几十块,有的甚至本金亏损。投资本来就是有输有赢的,双方签了合同,在法律层面上,这样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在牛市背景下这样的结局多少让投资者哭笑不得。有的人说:唉!投资者风险意识还不够强,权当交学费。然而,这仅仅是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吗?长达数页、充满专业术语的产品介绍,普通人看不看得懂?动辄百分之十几甚至几十的预期年收益,销售人员煽情的说辞,会不会误导刚刚踏入“理财时代”的人们头脑发热?一些理财产品在设计上有没有缺陷?
理财时代已经到来,金融工具也会越来越多,当机构推出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时,是不是也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水平了呢?市场最终是用脚投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