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工昨天给朱彩娟老人喂苹果。
浙江在线03月11日讯
白粥,脆瓜和霉豆腐。朱彩娟拿着勺子,一口接着一口,很快就吃完了一碗。昨天中午,当记者走进市三医院住院部7楼的病房时,老太太正在吃午饭。
“老太太坚持要自己吃。右手还挺灵活的。”照顾老人的卜大姐边削苹果边说。“老太太刚才说,饭后一定要吃个水果,这样才会身体好。”
“我记得你,是你来海南接我的。我谢谢你。”牢牢拉住记者的手,朱彩娟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对朱彩娟来说,回杭州是一件快乐的事。可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的女儿,则是她心中的痛。
杭州市三医院
老太眼神黯淡:
我想女儿们可她们不来也没办法
胃口不错吃得蛮多
“还是这里好啊,杭州的菜到底比海南的要鲜多了。”整整三个月只有白粥可以吃的经历,让老人记忆深刻。卜大姐笑着说:“昨天晚上的病号饭,老太太吃得精光,三两饭一点没剩。”正在巡房的护士接道:“她胃口很好,吃得比我们都多。我们现在不敢让她多吃。”
终于回到杭州了。回忆起这几天的经历,老人说感觉像做了一场梦。“我现在很好,让大家这么奔波我不好意思。”
第一次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看到老人时,她神情憔悴,思维不清。如今,老人精神非常好,连偏瘫的左手指也可轻轻弯曲,不需要人帮忙,左手已可抬高两三厘米。
“老人现在就是有些中风后遗症,比如左侧肢体还无法活动,语言表达也不是很清晰,但人很清醒,没出现记忆力衰退等情况。”市三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严永兴说,“现在主要是康复阶段,医院主要是控制老人的血压,以防再次中风,每天会有物理治疗师帮老人活动左肢。”
昨天上午,老人重新做了脑部CT。“医院是不是还要给我的脑子剖开来动手术啊?我吃不消的。”老人抓着医生的手问。
“不用担心,你脑中的淤血已化开,只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出现其他后遗症,就可回家康复了。”严医生安慰道。
感谢护工想念女儿
正当大家喂老人吃苹果时,社区工作人员施芸拎着一大袋成人尿不湿来了。卜大姐立马给老人换上。“来得太是时候了,最后一张吸水垫刚刚‘报销’,我正愁用什么呢。”
卜大姐说,昨天晚上,老人拆除了导尿管,现在还不能控制大小便。“她每次说要小便,等我帮她接时,已晚了。”整个晚上,之前备的四张吸水垫全湿了。“早上太阳好,我把其中一张晒了出去,想等下用。幸好社区人细心,送来尿不湿。”
“你们要谢谢她,她好辛苦的。”朱彩娟突然抓住卜大姐说。因突然上岗,卜大姐什么东西也没准备,整个晚上就裹着羽绒服,靠在病床旁的凳子上凑合过了一夜。
“辛苦点没什么,老人可怜的。昨天晚上她就和我说她的女儿,以及一些往事。”卜大姐叹口气说,不管之前恩怨如何,作为女儿,还是应该来看看老人的。
一说起女儿,朱彩娟的眼神立刻黯淡了。“我想她们的,可她们不来也没办法啊。我没钱,所以她们才不来。”老人有些激动了,“我不要想她们了,你们来看我就好,还有我小姐妹,你们帮我找找,让她们也来。”
“老人在这方面想法有些偏激,其实她女儿也可怜的。”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看老人的邻居透露,由于从小没有抚养孩子,母女间隔阂很大。“而且她的脾气也不好。她在社区里很出名,不大有人敢和她打交道。”
记者从老人的叙述和邻居、社区人的描述中,大致了解到一些老人母女间的恩怨:
朱彩娟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她改嫁了。第一个女儿放在了婆家。随着第二个,第三个女儿的出生,朱彩娟全身心扑在了弱智的三女儿身上,因此忽视了第二个女儿。
“后来有些事我们也不清楚,只知她又离婚了,留下了女儿,来到杭州,之后有了第三次婚姻。那时候,几个孩子都只有八九岁的样子。”翠苑一区书记俞芹说。
“我做保姆的钱,有寄回去给孩子的。我婆婆坏,每天跟小孩说我不管她们,所以她们不理我……”说着说着,朱彩娟的眼眶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