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下摆几张凳子,就是空巢老人们聊天的最好方式。 记者 包敦远 摄
浙江在线03月18日讯
昨天,寿秀珍打进早报热线求助,说想找个大房子给老年人住。
“小房子方便老年人走动也方便打扫,为什么要找这么大的房子?”接线员问。
出人意料的是,寿秀珍一口气报出了一串“住户”:86岁的妈妈、58岁的精神残疾哥哥、82岁的公公、79岁的婆婆,还有小姑子的公公婆婆,妹妹的公公婆婆,以及望江门一对年过八旬的老邻居……总共有近10位老人。
她的宏图大计,就是把这些分散的“空巢老人”聚到一块,组成一个“亲情大家庭”,既可以让老人们消解寂寞,又方便子孙们轮流照顾。
她很怀念那个其乐融融大家庭
每个人都会老。56岁的寿秀珍说,自己也将步入老年人行列了。
寿秀珍一家六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最年长的姐姐今年65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大家子都住在复兴街的一个大院落里。
“我妈妈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爸爸每月39元工资要养活八张嘴,非常不容易。”寿秀珍回忆,虽然生活艰辛,但一家人相互扶持,其乐融融。
唯一遗憾的是,比她大两岁的哥哥知青下放去了黑龙江,4年后因突发精神分裂症,病退回家。
“后来,我们都各自成家了。生病的哥哥几十年来都和父母住在一起。”前些年,老房子拆迁后,父母带着哥哥搬到了景芳五区的一个孤套里。
夜深人静时,寿秀珍偶尔会想起,那个大家庭曾有的欢声笑语。
老母亲对儿女变得格外依恋
去年,90岁的老父亲因病去世了,一向乐观的母亲显得很沮丧,在感情上也对儿女们更加依赖了。“我们要是有个三五天没去看她,老人家就开始唠叨,说做人没意思。”
寿秀珍也曾把母亲接回北景园的家里住,但老人说楼层太高,住得不习惯。“也许是精神上不开心,妈妈经常说这里痛那里痛,可跑了好多医院,又查不出究竟得了什么病。”
昨天下午,记者敲开了寿秀珍母亲的家。三楼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室一厨一卫。卧室里,挤了三张床:老母亲的,病儿子的,保姆的。
“儿子女儿都很孝顺,保姆对我也很好。”老人坐在床沿,眼神中有些兴奋。她说半年来几乎没出过门,除了去医院,哪怕楼下也很少去。“以前老头子在,我们还能说说话,现在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太多“空巢老人”让她放心不下
让寿秀珍牵挂的,不仅仅是年迈的母亲和卧病的哥哥。
两年前,寿秀珍的公公中风了,只能由年近八旬的婆婆照顾。“他们都有养老金,但无论如何都不肯请保姆。”寿秀珍说,一是婆婆家小,保姆没地方睡,二是老人家舍不得花钱。
寿秀珍的妹妹,也同样为照顾婆婆的事犯愁。老人虽然很渴望能多几个伴,聊聊天,但碍于情面不愿去敬老院,生怕子女因此落下不孝顺的罪名。
不久前,寿秀珍路过望江门,就顺道去看了看多年的老邻居童爷爷一家。“现在,我们出个门都怕啊!”刚一见面,童爷爷就忍不住吐起苦水来。
前几天,趁着天气好,老两口兴冲冲地去吴山广场逛了一圈,去时高高兴兴,回来却走不动了,坐公交车么,怕弄不清方向,打车么,又舍不得花那个钱。最后好不容易走回了家,童爷爷落得头昏眼花,直喊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