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宇 摄
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
夜幕渐渐笼罩海面,杭州湾大桥上灯光璀璨,1844盏路灯形成的两条灯龙和银光衬映下的南、北航道桥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幅“银龙探海”的壮美画面。
而在白天,大桥护栏每5公里变换颜色形成的“七彩长虹”美景,展现的是另一种美。
昨天,杭州湾大桥照明工程全线调试完毕,第一次正式亮灯。大桥亮灯标志着大桥后续工程又取得重大进展。此后再经过6个月的试运行,还将接受浙江省质量检验局的验收。大桥建设副总指挥朱耀宏介绍,目前,大桥主体工程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设备调试和验收阶段。
灯很美,安装调试很难
昨晚7点,车行至南航道桥,大桥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原来都是负责大桥照明工程的各位工程师。他们的笑容很轻松,在历经从去年5月至今的漫长安装、调试后,昨天他们看到了自己亲手作出的成果。
上桥前,大桥建设副总指挥朱耀宏就介绍,大桥的灯光系统分照明和景观两部分,照明系统主要指路灯和雾灯,景观灯包括南北航道桥、南北引桥及饶塔平台的景观照明,共分4种类型。
“夏天,工人们在桥体下的箱梁里工作,闷热得不行。冬天还要在冰雪中赶工,而且桥上的大风和大雾也给照明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朱耀宏说。
景观灯勾勒出大桥美丽的轮廓,但在赞美的同时,大家更关心的还是照明系统的实用和安全问题。
大桥工程部项目二部王毅介绍,所有路灯高12米,间距42米,这些数据都是经过精密设计的:12米的高度能保证路灯照射到大桥的有效宽度,42米的间距设置能将眩光对行车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大家都知道,大桥上风速大,多盐雾,腐蚀性强,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所有的照明系统究竟能否经得起考验?首先站出来“应答”的是全桥11套综合气象仪,它可以预报风、雪、雨、雾等天气情况,让指挥中心提前应对。同时,所有的照明路灯在应对大雾、大风、强腐蚀都有“秘密武器”。王毅对此开始一一解密。
防雾——每个路灯下再设雾灯
由于杭州湾的特殊地理位置,大桥上经常会出现大雾天气,所以雾天里的行车安全也是老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王毅告诉记者,整个大桥1844盏路灯米灯杆据路面1.5米处,都设置了雾灯,这在国内跨海大桥中也是首例。“海上起雾需要降低车速的同时,雾灯就会亮起,能见度能增加2倍。”
他随后介绍的大桥路灯的一项独创技术——单灯控制模块一也很奇特,这项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大桥上实际车流量来调整路灯亮度和路灯开启密度。“雾灯也是一样,在全桥分成36个路段可单独控制。比如一般在南北航道桥间的中引桥路段起雾比较严重,我们就可以在那个路段单独开启雾灯,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节能目的。”
据了解,这项世界独创技术,也是首次运用在道路、桥梁照明上。
而雾灯的角度调节与行车安全也有关系,工人们花了大量时间,把所有雾灯调到与车行方向呈10度角,这个角度是灯光照明的最佳角度。
抗风——能抗39米/秒的大风
“风太大了!”这是桥上每一位记者的共鸣。
桥上本来风速就大,万一台风过境,路灯能经得起考验吗?对记者的担心,王毅信心十足,他介绍,所有路灯都是按百年一遇的10米高度的最大风速——39米/秒设计,大风下也能安然无恙。
记者在桥上发现,每盏路灯的灯杆似乎要比一般的路灯粗一些,王毅点点头:“还不止呢,灯杆壁厚度在6毫米以上,钢板的用料也特别好。”
同时,每盏路灯都经过了10万次以上的震动测试,并设计了减震系统和双重防坠落装置,“不用怕灯头坠落砸坏车子,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
防腐蚀——每盏灯至少能用20年
海上的盐雾和潮气对机电设备的腐蚀性也比较强,对这点,灯杆、灯具在出厂前就打过“疫苗”了,“它的RP指标,也就是防风尘、防雨雪、防腐蚀的指标达到了65级,已经非常高了。”也许是意识到自己说得太专业,王毅又补充了一句,“总之,我们做过检测,灯杆的使用寿命至少30年,灯具是20年,包括雾灯也在10万小时以上。”
大桥的工程师们向我们介绍了大桥上配备的电机设备的一些独特之处。
特色一:亮灯密度随车流量调节
大桥每盏灯上都安装了单灯控制模块,它可以根据大桥上实际车流量来调整路灯亮度和路灯开启密度。
特色二:不同桥段景观灯不同
36公里长的大桥景观灯设计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大桥的不同地段有不同的景观灯安排,共分4种类型的景观灯。
特色三:134只“眼睛”盯着大桥
桥上桥下安装的监控设备有3种,有134个摄像头。可以保证整个桥面没有任何盲点。
特色四:大桥“病”了电脑“治”
桥上安装有“桥梁结构健康”系统,桥身上有任何损耗,都能通过传感器发布“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