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
清明祭祖、扫墓踏青是我国历来就有的传统。据市民政局估计,今年首个“清明小长假”期间,扫墓人数将达到20万人以上,为此市民政局于日前紧急制订了清明节应急和处置预案,并倡导市民文明祭扫、错峰出行。
清明应急处置预案出台
据市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去年清明期间,我市清明祭扫人数达到12万人,预计今年可达到20万人以上,对交通、治安、森林防火等将带来严峻的挑战。
针对我市清明祭扫“前三后四”的风俗,我市确定了清明节前一周的周六至清明节后一周的周日,即3月29日至4月6日期间为祭扫高峰期。其中的周六、周日和清明节当天还将形成高峰日。日前,我市成立清明节祭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应对突发情况。我市基安山陵园及殡仪馆作为群众祭扫的重点接待区还专门成立了交通疏导工作组、治安巡查工作组、卫生防火工作组、业务接待工作组、后勤保障工作组等五个小组分工负责。并计划在祭扫的高峰时间段,联合有关部门对温瞿大道浦东到高殿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倡议文明祭祀错峰出行
面对清明节扫墓集中,人流拥挤的情况,市民政局呼吁市民文明祭扫、错峰出行,过个平安清明。
今年,民政部提出了“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清明主题,其中文明祭祀就是要倡导文明、环保、健康的祭祀方式,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祭祀陋习,树立殡葬改革新风尚,平安清明就是要保证祭祀场所和周边环境以及祭祀活动整个过程要安全有序,努力创造平安和谐的祭祀环境,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清明节期间的祭祀安全。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清明节应急预案和处置专题会议上,有关负责人希望广大市民安排好时间,尽可能选择周一至周五期间进行扫墓,以避开扫墓高峰,不开自备车,选择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并倡导市民文明祭祀,摒弃烧纸、烧香、点香烛等传统的祭奠方式,选择网上祭祀、社区公祭、家庭追思会、植树种草等表达怀念追思之情,提倡市民选择骨灰撒江、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态化骨灰处理方式。
民政部在温设观察点
为了跟踪了解清明节期间各地开展祭祀活动的情况,今年国家民政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50个观察点,我市的基安山陵园和桃园陵园也入选其中。
根据要求,观察点将设至少两名观察员,在清明节的三天假期中对祭祀人数、机动车流量、主要祭祀方式、提供的服务、突发情况、部门配合管理、公众态度、存在的问题、总结的经验等进行实时监测并统计,每天及时向民政部报送当日情况。民政部将根据掌握的情况写出专门报告,为今后开展清明节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