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24日讯 兰溪金梭织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童福友这几天特别兴奋,通过兰溪经济开发区土管所的牵线搭桥,和另外一家企业达成协议,将对方闲置未用的50余亩土地“吃”了进来。“困扰企业发展的生产用地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这下可以放手大干一番了!”
清闲——收回——转让,兰溪国土部门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动作,正在打开当地工业用地紧缺的“瓶颈”。
开发区土管所所长吕荣法告诉记者,兰溪经济开发区前身是兰溪下岗职工创业园区,由于引进企业起点低、规模小。在当时土地使用条件宽松的情况下,利用率、投资强度都没有数量要求。2005年的一项摸底调查显示,面积1.2万余亩的开发区由于多征少用、征而未用、产出低造成的闲置土地竟达4000亩。
为此,受到省有关部门黄牌警告的兰溪经济开发区在深刻反思中重振旗鼓,由市政府牵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园区土地清闲促产领导小组,出台了《闲置土地清理意见》等政策。
清闲首先打在不下蛋的“凤凰”身上。兰溪利裕龙金属制品公司2003年受让土地29亩,由于自身产品等因素,征来土地闲置在围墙中晒太阳。类似的还有20多家企业。这些不下“蛋”的上千亩闲置土地,被国土部门先收回后转让给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等着用地的新利来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去年拿到了闲置收回的20多亩土地后,不到半年6000多平方米厂房就竣工了。当年,新利来公司就获得了产值1000多万元、税收50多万元的效益。
对于圈在围墙内低效率、低产出的工业用地,开发区采用公开监督的撒手锏“倒逼促产”。如今,走进兰溪经济开发区,只要看看牌子,企业用地就一目了然。开发区内汪高路与创业大道交叉口,竖着面积上千平方米的用地监督牌,上面写着企业名称、投资力度、用地数量、工程进度、法人代表等各项内容。一次购进土地21亩的江河建筑防水公司老板李德清对记者说:“厂房仅建了一幢,项目就上不去了,还有一半土地亮在监督牌上。”国土部门主动上门牵线搭桥,去年10月份将闲置的一半土地让给了急需用地的方圆齿传动公司。
据悉,兰溪经济开发区两年来已经清理出闲置土地2000多亩,企业追加投资8亿多元,工业产值、税收连年翻番;亩均投资强度从30万元增加到90万元,工业用地容积率从0.6上升到1.0以上,亩均税收(贡献率)从5000元上升到2.5万元,最高达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