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
从今天起,杭州人走中山路的时候,可以怀着一种肃穆的心情把脚步放慢一点。因为,最新的南宋御街考古发掘工程发现,在脚下2米多的深度里,一共叠埋着五个时期的四层道路——不仅有赫赫有名的南宋御街,还有来自元、明、清以及民国的大道和小巷。
经过半个多月的“寻宝之旅”,昨天,杭州历史博物馆在中山中路112号的发掘现场展示了这悠悠千年的痕迹。
寻觅几十年的
御街石板找到了
中山路惠民路附近,记者看到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考古坑,这就是南宋御街考古发掘现场。
坑有两米多深,被挖成了一块又一块高低不等的石土。听考古专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唐俊杰的解说,记者才知道,这一块块高低不等的石土平面,代表着四个不同时期的路面,从低到高分别是南宋、元、明清和民国。
顺着木阶梯走到离路面两米多的深处,是一层细细码放的香糕砖。“你们现在就站在南宋御街上。”唐俊杰的说法,带给人时空交错的感觉。香糕砖一侧,稍稍高起的地方,整齐地铺放着一块块石板。它们毫不起眼,考古专家们却已找寻几十年。唐俊杰说,按照《咸淳临安志》等文献记载,铺设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万多块石板,但此前的考古发掘却只发现过香糕砖。“现在真相大白了,香糕砖是御街早期的用材,因为它质地不够坚硬,容易破损,所以后期开始改用石板。”
在考古坑内的东侧,还首次发现了南宋御街的排水沟——“御沟”,它宽30多厘米,深1米多。找到了它,就意味着找到了御街的东界,它在现今中山路东侧1米处。“可见南宋御街要比现在的中山路更宽,起码不会窄于16米。”唐俊杰说。
因为无法进行中山路西面的考古发掘,御街真实的宽度还是个谜。不过他说,比起宽200步的开封北宋御街,南宋御街由于朝廷财力的削弱,规模实在是小了很多。
御街两旁曾集中数万家商铺
脚踏南宋御街的香糕砖,看着中山路上车来车往的景象,有一种奇妙的穿越时空的感觉。千年前的御街上,又曾是怎样一幅景象?唐俊杰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185米。它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今武林路西侧,供奉皇室祖先塑像的场所)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每三年,皇帝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当时的御街对百姓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临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十里”御街可分三段: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靠近皇宫、朝廷中枢机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集中,消费与购买力最强,因此,这里的店铺大多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据《梦梁录》载,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有名可查的多达120多家;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千市民在这里游乐休闲。
御街考古现场将立即回填保护
顺着南宋御街往上,十几厘米处是一层元代的石板路,与《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元代杭州很多路都使用石板”的描述相符。1276年,元灭宋后,都城临安变成了地方城市,御街的功能也改变了。巨石铺设的路面也日益毁坏,隔离杈子也不见,威严也随之消失。于是,两边的店铺和民居开始侵占御街,街面渐渐变窄。
元代地层往上七八十厘米处,是明清时期的路面。“你们看,这石板的形状和元代相比,不规则且要随意些,路面的质量也差一些。”唐俊杰说。据说,当时的御街已经改名为“大街”,御街的味道全然不再,仅是一条贯穿旧城南北的大路。
民国地层要比明清再高出五六十厘米,和现在的中山路有80厘米左右的落差。在所有路面里,民国的用材最廉价——都是形状不规则的砖、瓦碎料。经过元明清民居、商铺的侵占,此时的御街已经成为了一条小巷——太平坊巷。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纪念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这里才改名为中山路。
在高楼林立的杭州城里,还能找到这样历史悠久的路吗?“我们可以肯定,中山路是杭州沿用时间最长,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条路。”唐俊杰说,这也是此次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另据介绍,按照计划,南宋御街考古发掘现场将马上回填保护。今后将配合中山路有机更新工程的整体计划,设计成遗址陈列馆等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