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转身
中国内需市场巨大的潜力,无疑是吸引卡沙尼把美国货卖到中国来的最大动力。而在“洋货”开始重新流入中国市场之前,一些原先单纯依靠出口的浙江民营企业,则早已将眼光投向国内。
“我们现在国内的货都来不及发,每天都忙着包装,包装工的人数明显不够。”浙江丹吉娅袜业销售总监朱维东说。
丹吉娅袜业是“国际袜都”——诸暨市大唐镇最大的外贸企业之一,去年以前,其销售额几乎100%来自出口。但从去年4月份开始,他们逐渐开始进军国内市场。
目前,丹吉娅袜子依靠庞大的代理商网络,已经进入了包括联华、华润万家等全国连锁超市。“明年,将全面进军家乐福、沃尔玛、乐购等连锁卖场。”朱维东说。
由于去年4月才开始启动内贸,因此去年丹吉娅的内销销量占公司全部销量的比重还很低。但今年以来,内销销量上升很快,“保守估计,今年内销销量会占到整个销量的二至三成。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2-3年,使内销销量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丹吉娅将用2-3年的时间,实现从100%依赖出口的企业,逐渐转型为内贸为主,兼顾外贸的企业。”
相比丹吉娅袜业,宁波贝发集团的转身步伐则显得更加迅猛。
去年下半年,90%产品销往海外市场的贝发集团宣布:全面启动新贝发商业模式,争夺多达3500亿的国内文具市场。“国内文具市场的规模是3500亿人民币,而且每年都以15%的速度递增,这种市场我们不能放弃。”贝发集团总裁邱智铭如是说。
在此之前,贝发集团已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文具供应商,此举正是贝发转身国内市场的序曲。而贝发的目标显得更加“远大”——未来几年,贝发将在全国各地开出上万家文具连锁店,打造中国最大的文具供货销售集团。
出口拐点
其实,除了丹吉娅和贝发,已有越来越多的浙江民营企业将以往“一致向外”的目光转回国内。而这些企业的做法正好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的看法一致。
“人民币加速升值、次贷危机蔓延、出口退税降低、人力成本增加、物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将使中国外贸顺差延续2007年走势在2008年年初达到历史高点后可能出现‘拐点’,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由出口带动到内需带动的调整,浙江企业应该更多地向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寻找机会。”上周五,巴曙松在杭州参加建行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20周年金融论坛上说道。
事实表明,巴曙松的“拐点论”,并非空穴来风。
3月20日,杭州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浙江省外贸(不包括宁波)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1-2月,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05.2亿美元,增速同比回落了33.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对浙江省外贸的影响开始显现。前两个月,浙江省对美国进出口45.3亿美元,下降0.8%,出现了11年来的首次下降。
相关业内人士均表示,造成出口放缓的关键因素,除了持续蔓延的次贷危机之外,人民币加速升值,无疑是对外贸出口企业最大的打击。就在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走高,以7.0252创下年内第27个新高,今年以来累计升幅已接近4%。
“人民币加速升值,对我们的外贸业务构成了很大影响。”丹吉娅袜业销售总监朱维东说,“如果再加上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出口退税的降低和贸易壁垒,必然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议价能力减弱。因此,作为一家产能巨大并处在高速发展中的企业,必须想办法抵御因出口利润减少而带来的损失。而发展自有品牌,转身国内市场,自然是必须要走的路。”
内需机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并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重大转型,消费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主力,之前的外向型经济势必转为内向型经济。
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上周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
面对日益加大的出口压力,浙江民营企业已率先走出了一条拓展之路。而面对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外国商人的身影,和他们一样,转身国内市场的浙江民营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幸运的是,众多浙商当下正在频繁出手,将触角伸向了国内最偏远的地区——日前,中国小商品城集团把构建国内偏远地区市场商品配送网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并已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和四川省眉山市设立了两处小商品配送中心,为当地需要采购义乌小商品的中小经营户提供配送服务。到今年年底,吉林延边、内蒙古赤峰、重庆永川、湖南湘潭、山东蓬莱等地,都将出现来自“义乌”的小商品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