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国公司到浙江土生土长的企业,卫哲比喻说,“百安居像一个舰队,中国区是舰队中一艘非常重要的军舰;阿里巴巴本身也是一个舰队,我们这批像合伙人一样的同事们,这次是在旗舰上,不是在普通的军舰上。”
赴港上市时,阿里巴巴相关人员曾“叮嘱”各路记者:请不要报卫哲的身价之类的。“要知道他有这么多钱,大家都跑来借了,多烦!”虽然是一句笑话,但还是有人当时就拿这个作了文章——反正招股书上也写得清清楚楚,他持有4825万股阿里巴巴股票。
卫哲为阿里巴巴贡献了什么?最清楚的,应该是马云了。
马云曾评价卫哲“很能说,比我能说。”而阿里巴巴的路线有目共睹,从“很能说”到把网络公司带到现在的局面——今年3月18日,阿里在北京发布了上市后第一次季报,卫哲能说一句“幸不辱命”。
请来能人,问题也不少
毕竟管理是人与人打交道的问题,老板一手闯天下,创下了自己的产业,一旦人才与老板观点相左,要老板认输或者妥协,有时很难。
老板方面的问题到底谁说了算
嘉兴一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后,七八位高管相继主动离职。原来,这几位高管都是为了配合海外上市高薪聘请来的。上市后,高管们逐渐发现,老板的管理风格非常强势,不太能包容外人的意见。
“老板总觉得应该他说了算,可说实在的,他的很多想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我们之间没有办法沟通。”一位高管甚至留下这样的话,“他的脾气不改,没有职业经理人能做好的。”
老板的个人爱憎
据一家猎头公司负责人说,2006年,杭州一家资产过亿的公司想找一位总经理,猎头根据对方的要求找了三四个人,可是都被这位老总一口回绝了。最后才知道,原来老总请人算命,认为这几个人的属相与自己犯冲,担心今后合不来。
一位姓廖的资深猎头告诉记者,去年6月,他陪一位老总在酒店面试营销总监候选人。或许因为天气炎热,这位候选人没有穿衬衫、打领带。在前台等候时,老总看见他从上衣口袋中拿出香烟来抽。“老总觉得这个人不太注重形象,回绝了他。其实,我们做过调查,这个人的工作能力是非常强的,非常可惜。这样要求十全十美很可能会错失人才。”
急于看到效果
有些老板心态有些急躁,总觉得花了钱,马上要有效果。如果职业经理人知道了老板的想法,会感到压力很大,也许会急切地实施“上任三把火”,急着将他在外企熟悉的管理体系一下子都搬出来,结果很可能是到处碰壁。老板会抱怨经理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而经理人呆不了多久就会被迫离开。
平衡公司其他人
人才往往不可能陪着公司走上几十年。每当有新人进来并受到“宠爱”,如何让其他员工保持心态平衡并支持新来者的工作?这也是老板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能人方面的问题名不副实
这是老板、猎头公司和“能人”本人都最怕的一点。不少企业主花很大的代价请来能人,结果并没有发挥想象中的作用。这样,“走人”变成唯一的解决方式,并且也给老板留下了阴影。
生活的不方便
浙江昱辉现任总经理叶正贤告诉记者,在公司感觉很好,唯一有点不方便的,是妻儿在上海,不能常常见面。
“孩子在上海读书,迁过来不方便。而且这边的工业区,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
在浙江许多地区的工业园,并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而许多从大公司过来的高端人才,原来的生活环境往往是国外或者国内大城市,并且往往已经有了配偶孩子。一个人的变化牵动整个家庭,这是许多人最后放弃的原因。
工作环境变化导致不适应
很多人才,在一个公司里能起死回生,但换一个公司未必同样能发挥作用,这里有个适应的问题。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卫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建议:“要想淡水养殖‘海龟’,海水养殖‘土鳖’,当然中间需要有过渡。”言下之意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调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