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4月9日讯(通讯员 张伟华 夏叶锋 汪婴) 今天一大早,在富阳名茶“拔山高峰茶”产地富春街道拔山村,一条投资150万元、2公里长的炒茶用电专用线路正在紧张施工。身着橙红色电力服的电工师傅们在绿色的茶园中显得分外耀眼,他们放线的放线,组装的组装,忙中有序。
“4月11号这条专线就可以通上电了,到时你们的用电问题就可基本解决。”正在现场指挥架线的富阳市供电局副局长袁正平,大声地告诉在茶园中采茶的村民,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富春街道三桥片是钱塘龙井的主产地之一,共有茶园面积8000余亩。靠山吃山,一年的茶叶收入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制茶工艺的改进,村民纷纷用大功率电炒茶机来炒制名茶,山区季节性用电高峰也因此较为突出。
“2006年时,我们三桥片11个自然村仅有炒茶机1200多台,由于政府对农民买茶机有政策支持,今年猛增到3846台,农户少则两三台,多则六七台。”富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玉祥告诉记者,3月29日那天,所有炒茶机开起来,用电负荷达到2万千瓦,超出三桥区块极限供电负荷3倍多。激增的制茶负荷让电网不堪重负,一天拉电4次,“到晚上电闸再也推不上去了,高压电线一根根都发红发烫了。”
炒茶机无法正常运转,村民经济收入和生活用电都受到了影响。“那几天刚好是新茶上市,我们的茶叶卖到3000块一公斤。”茶农高应华回忆说,“停电后,茶叶炒不出来,我们的心真是急呐。”
“我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设立集中炒茶点,分片分时有序用电。”富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玉祥拿拔山、农林、新联三个相邻的村子说,把三个村子的炒茶机整合到一块,每个村限电8小时,比如拔山村,用电8小时后,停电8小时,拔山停电时,其他两个村正常用电,以此类推。此外,富春街道还要求当地企业工厂,分时限电,企业用电只能供应平时的一半,以此减轻茶农的用电压力。
分片分时有序用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茶农的用电危机,但是问题的“瓶茎”依然没有解决。“每天只能炒8小时,有时候还要半夜起来炒,最后一个小时根本没法炒,没炒好就停电了。”高大伯拿着手中还没炒熟的茶叶向记者抱怨,这样的茶叶怎么卖?
茶农愁在头上,政府急在心里,经过富阳市供电局的详细规划,一条投资150万元的三桥制茶用电专线前天正式投入施工,30名电力工人每天奋战十几个小时,加班加点,争取尽快完成,彻底解决制茶用电这一“顽疾”。“11号左右就可以完工,咱们老百姓再也不用为炒茶用电犯愁了。”富阳市供电局副局长袁正平表示。
据了解,过去两年,为应对不断增长的炒茶负荷,市供电局已经先后投入1400万元(三桥660万),重点对三桥等茶区进行了电网改造。今年,富阳供电局专门设立了“制茶工程绿色通道”,早计划、早设计、早施工,再行投入700多万元(三桥200多万),以此最大限度缓解,并彻底解决茶区的季节性供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