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工地上最后的农民工们
黄永术,来自湖北。前天,我进入“鸟巢”内部,整场都在不断播放“we are ready”的奥运歌曲。黄永术和工友正在安装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光缆。他自豪地说:“我们吊的光缆上面全部安装的都是舞台灯,最后还要调试灯光效果,我们也将是最后一批离开‘鸟巢’的。”
在场馆外碰到王素婵,看到我在拍照,王大姐问我:“你这拍了,能不能洗出来的?” 我说:“能啊,但是现在不行。不过我可以洗出来寄给你们。” “那好啊,你帮我们拍张照片,还没在这里留过念呢。”说着王大姐叫来了她的河南老乡。我给她们在“鸟巢”前拍下了这张照片。王大姐和老乡是负责场馆周边绿化的。
徐证明,50岁,来自河南信阳。到“鸟巢”工作才两个月,负责给“鸟巢”周边装地灯。他说:“咱算是赶上了末班车,为奥运工程奉献过。” 他特喜欢看水立方亮起蓝色的灯。每晚下班后,他都要多呆一会儿,“很有梦幻的感觉”。
刘现文,来自山东。负责“鸟巢”南一号路的路面铺设。前天见到小刘时,他正在井边工作。2006年7月,他就进入“鸟巢”铺设跑道。而铺路是他们的最后一个工程。提起“鸟巢”,小刘就是觉得“挺大的”。
周正勇,来自四川。去年在“鸟巢”工作了3个月,今年2月份开始,负责给“鸟巢”广场31个灯柱刷漆。他说:“在这里工作挺好的,每天都有80块钱,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人送饭,比在家强多了。”
张海林,来自湖北。负责“鸟巢”外围的地面铺设。前天下午,趁着空闲,张海林和工友偷偷跑进“鸟巢”,为自己拍下了一张工作留念照。“就要离开,下次再来鸟巢都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以后看到照片,也挺欣慰的,咱也算是奥运建设者啊。”
今天,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03天。奥运工程工地上,“奥运筑巢人”们还在忙碌着。4天后,这些劳动者将迎来自己的节日。前天,本报记者远赴北京,走进奥运场馆,走近“奥运筑巢人”,为你带来他们的心声。
“奥运筑巢人”大多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他们一拨又一拨地来,一拨又一拨地走,最终都将离开这里。
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为了保证工期,加班加点是常事。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亲手为奥运工程出了一把力。
在即将离开的日子里,他们没有离别的愁绪,却有着曾参与奥运工程的光荣和自豪感。
当然,他们的心里还藏着一个个小小的愿望。有人虽然在这里干了一年多的活,但一直没机会进入鸟巢,很想到鸟巢里面看个究竟。有的虽然天天呆在“鸟巢”身边,却没有机会与它合影留念,很想让我为他们拍几张,送给他们。有的甚至问我,“能不能送我一张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
国家体育场简称“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足球比赛,都将在这里进行。
“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场内固定坐席约91000个,临时坐席约1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