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8日讯
一把棒棒糖、两只纸风车和几个毛绒玩具……昨天上午,杭州安吉路早教研发中心长兴园区门口,一个戴太阳帽的中年妇女仅凭这些道具,就将该园近半孩子“骗”出了幼儿园,并有不少孩子跟着“骗子”一直走出了小区大门。
幸好,昨天的“骗子”是幼儿园专程从其他园区请来的一位保健老师,而这个“骗局”也是幼儿园精心设计的一个安全实验,以此来分析幼儿园对托班孩子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实验计划
9个班分三层进行实验
早在两周前,安吉路早教研发中心长兴园区就已设计了详细的实验计划,将该园9个托儿班160多个孩子,分成三个不同层面进行“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
其中,一楼的宝宝班,在实验前一周内每天重复进行安全教育;二楼的贝贝班,两周内不进行相关教育,但实验当天进行教育;三楼的朵朵班,两周内包括实验当天都不进行相关教育。
实验当天,老师将三层楼的孩子分批领到幼儿园门口的过道上玩耍,然后借口离开并故意将幼儿园大门虚掩,创造一个教师离场、幼儿园围栏外有阿姨拿着玩具等进行“诱拐”的场景,分别观察三批孩子的不同表现,如有多少孩子走出幼儿园大门,多少孩子会劝告同伴等。
实验现场
第一场:宝宝班
16人走出大门8人劝导同伴
“你好,你们在玩什么呀?”老师离开后,“骗子”挥舞着纸风车和毛绒玩具,贴着幼儿园的围栏,冲孩子们吆喝起来,“你们看,阿姨这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你们想不想要呀?”
“骗子”的吆喝声,马上吸引了正在玩耍的孩子们,还不过1分钟,就有孩子打开幼儿园大门,伸手触摸“骗子”手中的玩具。
“你喜欢这个吗,我把这个送给你!”当“骗子”将手中的玩具送给一个孩子后,很快便有7个孩子跨出大门,围住“骗子”讨要玩具。
“你是谁啊?”“不能去,要被骗走的!”虽然,在幼儿园大门内,有孩子的质问和劝导声,但还是陆续有孩子走出大门,从“骗子”手中接过玩具和糖果。
当“骗子”提出,自己还有更多好东西,如果孩子们想要就跟她走时,孩子们犹豫了。不过,还是有一个孩子最终跟着“骗子”走了。
第二场:贝贝班
23人走出大门无人劝导同伴
“骗子”手中的玩具,一开始并没有吸引贝贝班的孩子,但当“骗子”拿出一大把棒棒糖后,近半数孩子立即跑出大门,纷纷从“骗子”手中接过棒棒糖。
“我还有很多好吃的糖。”骗子的这句话,更是让12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跟着“骗子”离开校门,一直走到了100米外的小区门口。整个过程中,没有“不要去”的劝导声,相反“阿姨,我也要”的讨要声不断。
不过,有6个孩子拿到棒棒糖后,又将棒棒糖还给了“骗子”。“老师说过不能拿的。”其中一个孩子说。
第三场:朵朵班
30人走出大门2人劝导同伴
看见“骗子”手中的玩具和糖果后,这个班的孩子们蜂拥而上,幼儿园大门被完全打开,有两个孩子甚至为了“骗子”手中的棒棒糖,拉扯了起来。但当十几个孩子跟着“骗子”往小区门外走时,有两个孩子一直在阻拦。
“你们不能去!”“快回到老师那里去!”一个男孩边说边拉住一个同伴,但看见同伴还是坚持要跟“骗子”走,他急得哭了起来。这让“骗子”都不忍心再骗下去了,赶紧结束了实验,将孩子们带回了幼儿园。
实验总结
孩子有无安全意识
家庭教育起重要作用
“本来以为当天教育过的孩子,对‘不跟陌生人走’这句话印象会最深,也会不容易被骗走,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天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长兴园区园长施伟晶说,这说明安全教育需要长期地不断重复地进行,而且在说教式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采取体验式的教育方式。
而昨天的实验,本身就是一次体验式教育。“相信孩子们对‘不跟陌生人走’这句话,已经有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了。”施伟晶说。
与此同时,老师们还记录下了每个孩子在实验中的表现,将重点对那些跟“骗子”走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并将这个实验结果告诉孩子们的家长。
昨天下午,施伟晶与朵朵班那两个对同伴进行苦劝的孩子家长进行了联系,向他们转述了孩子在实验中的表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两个孩子的家长平时经常结合电视剧、新闻中的相关事件,对孩子进行“防诱拐”等安全教育。这同时说明,孩子的安全意识,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