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30日讯
13岁的陈莹莹在游泳时为救同学不幸溺水身亡,当地村民无不为之感动。昨天,全体村民前往殡仪馆送别这位一向助人为乐的好女孩。
花季女孩救人出意外
陈莹莹和阿乐(化名)都是苍南龙港凤江辅导小学六年级学生。4月26日下午1时许,阿乐来到莹莹家中玩,她们约上隔壁伙伴小晶(化名)到家门口河对面的田里抓小龙虾。半个多小时后她们准备回家,路过一个水塘,3人便下去洗洗手脚上的泥巴。
据小晶说,当时三人下水游泳,她觉得水凉便先上岸了。没一会儿,阿乐似乎被水淹没了,莹莹赶紧游过去,托了阿乐一把,把她推向岸边,阿乐顺势抓住岸边的竹子上岸。而莹莹却沉进了水里,浮上来一次后,又沉了下去,不见了身影。
“莹莹沉到河里了,快救人啊。”小晶急匆匆地跑到附近一村民家求救,姜溯官马上出门找来一根竹竿跑到水塘边救人。但姜溯官也不会游泳,竹竿又不够长,一时没能找到莹莹,于是他便马上喊来村民一起救人。
得知女儿出事,父亲陈成奎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跳入水中,摸了几分钟后,上岸歇一会儿,再下去找。”陈成奎说,在村民的帮助下,寻找了1个多小时才找到莹莹,此时,女儿全身冰凉,已没有一丝气息。
阿乐哭着说:“我快被水淹没的时候,我很慌张,莹莹游过来用肩膀把我顶出水面,然后推向岸边。我上岸了,她却没有了。”
昨天,阿乐和其母亲来到莹莹家,对着莹莹的遗体痛哭。阿乐的母亲面对莹莹母亲陈玉英时,泪流满面,不断地说“对不起”,“莹莹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阿乐活下来了,她却走了……”
母亲大恸:贴心乖女走得太早
说起女儿,母亲陈玉英满心愧疚,“我女儿很乖,我在外面打工,织编织袋挣钱,每天早出晚归,洗碗洗衣服做饭这些家务大都是莹莹干的。多贴心的女儿啊,老天怎么就这样把她带走了啊!”陈玉英泣不成声。
出事那天早上5点多,陈玉英起床准备上工去,看到莹莹也起来了,她就问女儿想吃什么,莹莹说吃了几天方便面,想吃粉干。她给女儿煮了一碗粉干后就匆匆上班去。
陈玉英哭着说:“这顿粉干竟然是我给她做的最后一顿饭,以前都是她做的早饭,我这个做母亲的实在不该。”
父亲陈成奎也很自责,他怪自己去年夏天不该让莹莹跟他学游泳,如不会游,也不至于出这样的事情。
全体村民送别好女孩
昨天上午,凤江辅导小学如常上课,只是教室里一个座位空荡荡的,一个花季女孩永远地离开了。
莹莹的班主任杨老师对莹莹的印象是乖巧懂事,“作为班干部,她对工作很认真负责,每天收发作业,帮同学补习功课,从不厌烦。”
新光村村民陈阿姨说,莹莹的父亲是农民,母亲打工,家境不好,但莹莹性格却很开朗,很喜欢帮助人。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和小孩多,莹莹经常主动帮他们洗碗、扫地、洗衣服、买东西,“只要喊她一声,马上就来了,从来都不拒绝的。”
莹莹家隔壁的婆婆,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独自带着孙子阿毛生活,莹莹经常放学了就跑去看望婆婆,顺便帮她干点家务,婆婆要买东西,都是莹莹代劳。有时婆婆要出门,想把阿毛交给莹莹看着,她没有二话,将阿毛领到自己家照顾。婆婆为了感谢她,送她一些零食,莹莹说:“婆婆你把钱留着自己用吧,别给我买东西了,我家里有,不用你买的。”得知莹莹去世的消息后,婆婆泪眼婆娑:这样的好孩子死了太可惜了!
昨天,全村村民都赶到殡仪馆,为的是看莹莹最后一眼。
危难时,还有多种方式应对
凤江辅导小学朱校长说,学生乐于助人是件好事,学校也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莹莹的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朱倩云副教授同时认为,未成年人能力有限,学校教育应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帮助别人,而不应该冒着生命危险贸然行事。
2003年,上海市新的中小学生守则首次避开了“见义勇为”字眼。去年6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到教育与保护相结合,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的指导。去年8月,教育部又出台文件,要求未成年人懂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见义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