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现代侠”大义大气的
一张棱角分明、削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狷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种种言行,使马云颇似一位纵横网络江湖的“大侠”!
马云自幼对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达到痴迷的地步,武侠的精神和道义已经融入到他的精神世界里。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带着浓厚的武侠味。马云的网名取自《笑傲江湖》中无招胜有招、招招剑走偏锋的“风清扬”;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叫“六脉神剑”;阿里巴巴发起的互联网论坛叫“西湖论剑”,还特地请来金庸先生担任第一届“西湖论剑”的主持人;阿里巴巴的核心战略叫“达摩五指”、核心技术研究项目组叫“达摩院”,就连办公室的名字都取自金庸的武侠小说,比如“光明顶”就代表着一间比较重要的会议室。
马云的侠肝义胆体现在他对企业共建共享、对财富共同拥有的看法上。他曾说,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想过用控股的方式控制阿里巴巴,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用智慧、胸怀、眼光来管理领导企业。一个公司需要把股权分散,这样,其他股东和员工才更有信心和干劲。马云侠客式“财散人聚”的做法,既让员工分享了他的成功,也让公司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每个网络公司的上市都是一次造富运动。但阿里巴巴的上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造富运动。据招股说明书,马云个人在上市公司持股比例不到5%,而有4900余名员工持有阿里巴巴股票,数百名员工因此而成为千万富翁,数千名员工因此而成为百万富翁。阿里巴巴上市不造首富造群富,马云不追求个人巨富而追求员工共富。坚持团队集体控股和公司全员持股,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实现了个人创业和整体发展的和谐,体现了马云的胸怀和境界,创造了古代侠义精神的现代版。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伟大企业家的雏形。
马云的侠肝义胆也体现在他对企业家使命和责任的理解上。他曾说,办企业的目的在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责任不该是一个空的概念,也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而是与企业的价值观、用人机制、商业模式等息息相关。做企业赚钱,赚很多的钱,许多人都这么想,但这不是阿里巴巴的目的。让员工快乐工作成长,让用户得到满意服务,让社会感觉到我们存在的价值,这才是阿里巴巴的社会责任感所在,至于捐钱和社会回报,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他对于回馈社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为各个公司分别定下了使命: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淘宝网要让天下没有淘不到的宝贝,支付宝要让“天下无贼”,阿里软件要让天下没有难管的生意,阿里妈妈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广告。马云说,中国有十几亿人口,20年以后可能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业,电子商务能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就业机会。有了就业,家庭就能稳定,事业就能发展,社会也就能稳定,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马云还提出,到2009年,淘宝网要为社会创造100万就业机会,并把这个作为淘宝网管理层和员工考核的第一项指标。到2007年12月,淘宝网已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0多万个。马云放言,要推动互联网进入“网商时代”,使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的基本形态,使“网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侠之大者,行侠仗义,为国为民;在当今世界里,侠之大者,创业富民,实业报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古代的“侠”,更多的是为亲人、为朋友两肋插刀、拔刀相助,而马云这样的“现代侠”,为社会承担责任,境界更高远、胸怀更宽广、行为更大气。在新一轮创业创新中,只有将社会责任感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商业模式中,企业才能行之久远,创业者才能获得更大成功。
C
“杭铁头”外柔内刚的
有些人认为杭州人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实是误解误读。杭州人有“杭铁头”精神,杭州人的性格外柔内刚,既韧又硬,坚而不脆,牢不可摧。马云外表瘦弱,一副顽童模样。他没有架子,与员工打成一片,在阿里巴巴员工大会上还会亲自扮演白雪公主上台表演,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但他内心却无比刚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无数人渴望得到马云成功的秘诀,马云的答复是:永不放弃。
马云创业的道路充满曲折和艰辛。1991年,不甘平凡的马云利用业余时间成立海博翻译社。刚开始,翻译社入不敷出,马云没有动摇。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广州进货,在翻译社卖小商品,用最原始的资本积累方式维持翻译社的运转。1995年,马云投身互联网创立“中国黄页”,只有一间房、一台电脑,一块钱一块钱数着开销,一家企业一家企业上门推销,无数次被当作“骗子”赶出门。1997年底,马云接受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带着“中国黄页”的8个伙伴来到北京,创办了一系列贸易网站,但他明白,这不是他的理想。经历一番内心的痛苦挣扎与拷问之后,1999年3月马云又一次做出了他人生中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南归杭州创业,办一家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
创立阿里巴巴时,困难依旧。为了节约费用,公司就安在他家里,员工每月只拿500元工资,大家没日没夜地工作,地上有一个睡袋,谁累了就钻进去睡一会儿。2002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互联网遭遇寒冬。马云将阿里巴巴当年的发展主题定位为“活着”。当许多网站纷纷易帜或转向短信、网络游戏业务时,马云仍然坚守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常说:“只要不把我打死,我还会再来。”
马云有韧性,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韧就是柔中之刚,软中之硬,突出地表现在敢于与世界巨头叫板,从不畏惧。当马云决定进军C2C领域时,许多人认为马云是“疯子”,因为在C2C领域,eBay才是真正的“大鳄”。2003年,eBay已成为年收入超过33亿美元、用户超过1.2亿、在全球30个国家拥有本地网站的全球最大C2C网站。2003年6月,eBay斥资1.5亿美元收购易趣,eBay易趣成为国内C2C领域的唯一霸主。而当时阿里巴巴的收入还不到eBay的1/32。但马云从来就不缺乏挑战巨人的勇气。阿里巴巴采取表面不动声色、暗地强势进攻的策略,在1个月内迅速开发了淘宝网,并顶住了eBay易趣的广告战、心理战、工具战等“狂轰滥炸”,顽强地生存下来并迅速发展壮大。与eBay竞争,马云仍然信心十足,他说:“在C2C领域,我们能在中国创造一个比eBay更加eBay的C2C,那就是淘宝,我相信淘宝现在的人,我们可以做到。”果然,两年之后,在会员数和交易额等指标上淘宝全面超越eBay易趣,硬是占据了国内C2C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与eBay易趣的叫板与竞争,体现的是马云的铮铮铁骨,是他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马云的“气势汹汹”使阿里巴巴成为了众人眼里一个不可忽视的伙伴和对手。
“杭铁头”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上杭州的仁人志士之所以能为民族生存、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人民幸福作出突出贡献,靠的就是这种刚柔相济、外柔内刚的“杭铁头”精神。今天,杭州的创业者们正是靠这种精神,共同谱写了“民营经济强市”的华彩乐章,树立了独领风骚的“杭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