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4日讯
“杭州公共场所英文翻译的错误有些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呼吁过多次,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给这个城市一个干净的语言环境。”在昨日召开的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浙江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浙江大学教授郭建中激动地向记者表示,为了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生活品质之城,自己愿意做志愿者把杭州公共场所英文翻译的错误一一纠出,为把杭州塑造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尽一份力。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陈小平出席了成立大会。
跑了趟岳庙找出的问题就不少
杭州是一座国际化的旅游城市,近几年来,随着这座城市开放力度的加大,外文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目前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的使用不规范,存在不少问题。昨日上午,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对杭州公共场所的外文标志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
岳庙是西湖边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在这里,专家们就发现了许多错误。“‘可回收’就是‘recycle’是对的,可是‘不可回收’用‘unrecycle’就行了,‘nonreconerable’不是习惯用法。”一进岳庙,翻译专家们就发现了垃圾桶上的问题。
岳飞墓庙平面示意图是整个岳庙的导游图,在这张用中、英、日、韩四种文字标注的导游图上,专家们发现三种外文翻译均有错误。“精忠长廊”翻译成了“Jingzhong Gallery”,其实‘Gallery’是画廊的意思,‘promenade’才是长廊。”在这张图上,英语翻译专家首先看出了错误。“这几处的音标错了。”韩语专家也指出了问题。“日文的汉字都是繁体字,而我们标志牌上的日文有的是繁体,有的是简体,这样就让人看不懂了。”日语专家说。
都说翻译难难就难在译出神韵来
“其实杭州街头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除了一些景点的介绍,街头的指路牌等出错的地方也不少。”郭建中教授说,“大家都知道,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要达到这个标准,翻译已经变成一件艺术性的创造活动,尤其是景点的翻译,如何传达出景点的神韵都是翻译中的难题。这也就造成了公共场所外文名称翻译良莠不齐,甚至出现啼笑皆非的例子。”郭教授说,自己一直有个习惯,就是把街头出错的英文翻译用笔记录下来。下一步,他正打算写一篇论文,其中会对西湖十景的正确译法进行探讨。
据杭州市旅委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杭州市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为208.6万人次。外国语言文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大量出现。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的杭州,许多人名和文化遗址的名称都富有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化的中文名称,迫切需要有权威机构、相关专家和广大市民来规范确认,规范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标志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专家委员会首先就要定出个“规矩”
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专家委员会就是为了规范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协调处理杭州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方面有争议的问题,为社会规范使用外文提供咨询服务而设立的。昨日成立的专家委员会由英语、日语、法语和韩语等在杭州使用频率较高的四国语言的11位翻译专家组成。成立后的委员会将着手研究制定加强公共场所外国语言文字使用与管理的实施意见。
据了解,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包括研究制定全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规范、加强对全市公共场所英文译名使用情况进行审核认定;为规范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协调处理我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方面有争议的问题;为杭州市规范使用外文提供咨询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