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2日讯
细读《手册》,再对比杭州两年前的土地供应情况,不难发现:2008年,政府的土地供应明显收缩了。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的《读地手册》上公布的土地出让规模达到4600亩左右,而今年这个数字只有2241亩,不到两年前的一半。然而实际情况是,2006年杭州达到出让标准并被正式推介的土地供应总量达到了6500亩。
数字上的差别,其实际意义并不局限于数字本身。
今年出让的土地
不及2006年一半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2006年第二期的《读地手册》。
列入当期《读地手册》的,共有50宗推介地块,其中48宗为宅地(设配套公建),总面积约4600亩。除了列入《读地手册》的3宗土地以外,在滨江和丁桥等地,还有10多宗土地可供出让,总面积达860多亩。如果再加上丁桥区域和田园区域的两本专题《读地手册》,另外还有差不多20宗土地,总面积达1200多亩。当时杭州市场上可供出让的商品房开发用地已达6500亩左右。
众人翘首企盼的2008年的《手册》却是1804亩的宅地供应。一时间,各种声音四起。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为了让土地“卖个好价钱”,政府在“捂地”。现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把地都“藏起来”,等到市场行情上去了,再集中推地,卖个好价钱。
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出了几次土地出让的预告算是对市场的“试水”,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他们认为,在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一下子拿出很多的地来很可能会产生流拍的风险。适当地收缩供应是有必要的。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介绍,这只是今年的首期《手册》,根据土地储备地块情况,未来还将“看行情”适时推出新的《手册》。
房产行业
发展速度放缓
无论哪种观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房产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已然深度入侵杭州。这样的说法,可以从杭州市地税局公布的一些数据上找到确凿的证据。
“房地产业在经历了2007年的再次繁荣后,2008年1-3月整个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一季度房地产相关税收对我市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几乎达三分之一,且贡献比重比去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房地产业税收增幅却大幅下降。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入库税收37.94亿元,增长8.4%,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了43.8个百分点;地方部分入库税收29.96亿元,增长24.4%,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了25.8个百分点。减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同比减少5.03亿元。主要原因是去年2月国家出台了有关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受此影响,一些房地产企业集中入库达5.1亿元。今年一季度这些因素的减收效应完全体现出来,导致房地产税收整体下滑。”
除了这些数据外,记者还多方了解到,很多开发商都存在着贷款到位率不高的问题。“项目已经审批,但是贷款就是迟迟不能到位。”
日前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更是让市场对于银根放松的预期落空。“这不仅仅意味着可预期的贷款更难,更是一个银根继续收紧的明显信号。”
一些业内人士甚至预测,如果到了8月还没有销售回暖的迹象,肯定会出现明显的降价打折行为。而首当其冲的必然是那些空有“中高端价格”而无“中高端品质”的楼盘。
银根收紧,
开发商改变拿地计划
对于宏观经济的不看好,使得一些原本有拿地计划的开发商改变了原先的安排。广宇集团总裁助理任坚钢告诉记者:“我们在资金上还比较宽裕,但是现在也不敢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在我们决定把拿地的计划再放一放,除非是真的有非常好的地以及非常适合的价格,不然我们不会考虑。”
而另一位开发商也表示,“长期来看,拿地是肯定要拿的,但是在短时期内,我们更需要对成本风险进行控制。”
而对于杭州市此番收缩土地供应,知情人士分析:“土地推介主要视市场情况而定。”因为今年银根的全面收紧,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上调,开发商的口袋严重影响着土地市场的走向,因此杭州市在土地的推介方面也比较谨慎。有些地块甚至进行了多次预告,这也是谨慎推地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位房产公司负责前期拿地的高层认为,杭州市政府对于土地的操控能力在全国都是强的,作为土地供应的一方,政府也是土地市场的参与者,有供应的灵活性是值得肯定的,放缓节奏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如果不考虑市场的需求盲目推地,最终受伤的是整个市场。
土地供应量的紧缩未必会引起地价的上涨,价格更多地是取决于行业的资金情况。由于“红五月”未能出现开发商预期的销售高潮,所以再拿地的热情可能至少要等到第三季度以后。浙江的开发商多数对于预售资金回笼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因此要等到“金九银十”后才能决定是否有宽裕的资金拿地。虽然此次土地推介的总量不是很多,但是位置都相对比较好。对于那些资金比较充裕而手头又没有新项目可开发的公司,现在不失为一个出手拿地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