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3日讯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了解到,公示后的《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核心段)旅游实施规划》吸收了市民的意见,经过改进和优化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6月10日上午,杭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就此召开了运河综保工作专题会。
今年4月22日至4月29日,《旅游实施规划》的5套旅游方案向市民公开展示。有人曾以“很中国”、“很杭州”、“很时尚”来形容即将面世的运河旅游。盛世夜景、历史街区(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湖墅八景、漕舫夜宴、大河遗韵(造船厂改建)、城市会所(北新关)、武林地下商圈、沿河公园,当这些元素融合到一起的时候,运河休闲旅游的饕餮大餐已经让人心动了。
充满期待的同时,市民也有一些问号:大力发展运河旅游,会不会影响航运功能?运河发展水上餐饮,会不会污染到运河的水质?运河申遗和运河旅游能否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餐饮与环保,能否相安无事
按照规划,不久的运河旅游,人们不仅可以坐着漕舫船饱览沿岸风景,还可以邀上亲朋好友一起边乘船边赏景边吃饭。这又引来了人们对水上餐饮可能带来污染的担心:餐厨排污问题将怎么解决?
杭州港航管理部门对记者说,在这方面,运河市区段有成功的例子可循。
2005年6月16日,“乾隆舫”水上餐厅正式对外营业。这艘当时运河上最大的画舫船共分上下四层,全长58.80米、宽15.60米,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
在建造之初,杭州港航局内河处船检科就对乾隆舫的排污问题提出了要求。船检科的孙培德告诉记者,乾隆舫的排污,包括生活污水、洗涤用水、剩菜剩饭等。乾隆舫设有一个大处理池,用生物处理、工业处理污水。船只排放的生活污水和洗涤用水先经过隔油池过滤,再进入污染处理池,经过处理后通过水管排入市政污水总管。剩菜剩饭等则由人每天定期回收:“这3年来,乾隆舫的排污做得还不错,没有对运河水质造成污染。”
杭州市运河综保委谭永朝告诉记者,在运河上投放餐饮船,让游客品尝到当地的美食,这是很多世界级旅游河道旅游的必要内容之一。
他向记者介绍,目前运河漕坊船的外观已经设计好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到漕坊船的内部设计和船体的制造加工了。“不是所有的漕坊船都设置餐饮功能的,但如果有设置餐饮,那就跟飞机餐的性质一样。也就说多半会供应一些半成品,到船上用微波炉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了。这些船内会配置专门的垃圾处理结构。”
据了解,按照目前的规划,今年国庆运河会先投放2艘餐饮船进行试水。
河水与风景如何相映生辉
水质差的“帽子”长久困扰着运河杭州段,运河要发展旅游、运河要“申遗”,都对水环境提出了要求。
去年3月开始,三堡引水工程正式开闸通水,“专职”为运河提供配水任务。记者从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了解到,根据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检测数据表明,2007年运河干流各断面水质指标年均值比2006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特别是在三堡配水专用通道通水后,通过八个月对运河干流的24次检测中,不少检测点的运河水质达Ⅴ类标准,水质改善明显。
三堡配水工程就好比一个“水龙头”,用钱塘江的清水来稀释运河,但它只是“缓兵之计”。
实际上,由于运河在杭州的河网中水位最低,所有连接着运河的支流都对运河的水质产生影响。因此改善运河水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改善整个城市支流的水质。
2006年,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提上杭州市议事日程,杭州计划在5年内对绕城公路以内291条、总长近1000公里的1公里以上河道进行整治,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应运而生。今年,杭州计划整治146条、总长约311.9公里的河道。146条河道中,全年完成68条,6月开工建设78条。
这些河道将通过疏浚底泥,改变水体黑臭现象,减少河底的底泥造成的污染。另外,还要采取工程手段,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蓄水等功能的前提下,建立生态性护岸系统,保障河道水体与周围土体的生物交流,进而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
另一方面,杭州主城区的截污工程也会对运河水质的改善再助一臂之力。
2000年,杭州成立“截污纳管协调工作小组”,通过截污纳管将原本排入河道的污水集中收集起来,排放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杭州市截污办的阮俊安翻开了主城区截污纳管的规划告诉记者,结合此次运河发展旅游,为确保污水不再排入河道。“我们考虑在河道的沿线两侧安置进截流管,把沿河排入的污水全部接入河岸两边设置的截流管,通过泵站提升排入污水厂处理达标排放。”
据介绍,新方法已在浙大护校河试点,收效比较明显。目前在河道整治项目运用也较多,目的是保证出水口晴天不流出污水,用这样的办法控制住水体污染,从而根本改善运河的水质。
旅游与申遗,怎样两全齐美
杭州一直致力当运河申遗的“排头兵”,此次运河杭州段大规模推出运河旅游,一些专家担心由此带来的商业气息会和申遗产生冲突。
在运河旅游方案中,一个名为《江南盛世源》的规划文本颇受专家好评。在其中,我们看到了“遗产保护高于一切”的规划思路。
浙江教育学院的张环宙老师参与了此方案的设计,“旅游规划首先要认清运河的这些价值,把遗产保护提到最高点,其他的活动都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找到两者结合最好的度。”
张环宙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运河两岸,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基本是近现代的,趁着运河开发旅游,我们要让唐、吴越、宋、元这些历史断面恢复,尽量让运河的历史更加清晰地传达给市民。”
“根据规划,运河发展旅游后的历史街区里,杭州的曲艺、绸伞的手工艺制作等有杭州特色的‘活宝’都会有所体现,游客可参与互动,了解运河文化。”张环宙说。
今年去扬州参加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的杭州市运河综保委副主任朱坚白也认为,发展旅游和申遗,如果处理得好,是能够达到一种和谐。
其实,对于担心开发旅游会成为申遗的障碍,这一点,朱坚白觉得是正常的:“这份担心我自己心里也是有的,但可以把担心转化到实际操作上去,多一份谨慎,多一些坚持。”
“就拿拱宸桥西来说,现在还在修建过程中,那些老建筑,能不落架的基本都保留着原来的架构在整修。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地恢复这里的历史原貌,比如当年这里是个繁华地段,有茶楼、戏院,还有仓库建筑,这些我们都是要恢复和保留的。运河的综合保护有三大目标,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我们不能为了旅游而去破坏,而要尽可能地保护和重新利用。”
航运与观景如何左右逢源
在运河旅游的规划方案中,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今后将弱化大运河的航运功能。理由是目前主城区运河已经超负荷,等到国庆增加旅游船只,运河将不堪重负,所以要在一定范围内对运河的航运功能进行弱化,比如控制航运船只的吨位,控制进出运河的货船量,控制货船的通行时间等。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争论。
杭州半山电厂负责煤炭采购的徐科长认为:目前,杭州的运河航道还没有到非常拥挤的地步,如果光发展旅游,那对运河功能来说是个浪费,有点“太可惜”了。
有没有一个两全的办法?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工程由此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项谋划了19年之久的工程,目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已通过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的预审。顺利的话,作为试验段的八堡船闸工程,年内就可开工。
二通道最终确定的路线是:从钱塘江八堡,穿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余杭区与海宁、桐乡两市的边界至杭申线航道(京杭古运河)的博陆。
运河二通道带来的美好前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能保证1000吨级船舶通航,大大提升了运河的运输功能,还会分流市区河段的货运量,环保、堵航两个难题将双解。大吨位货船走二通道后,运河杭州市河段的船舶流量会有所降低。
这样的意图,似乎与主城区开发运河旅游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