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5日讯
昨日,在高速交警嘉兴支队二大队事故处理中心,副队长林华锋介绍说,进入6月以来,他们已在乍嘉苏高速公路嘉兴路段,处理了多起因路面坑洞接连不断造成的事故,这些事故大多是爆胎及驾驶失控导致的撞车。
坑洞真的有那么多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坑洞?有关部门怎么处理?昨日,笔者赶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短短28公里有30个坑
在乍嘉苏高速公路王江泾收费口,一位常驱车往返于杭嘉苏三地的生意人陈先生告诉笔者,乍嘉苏的坑洞之多,可用“千疮百孔”来形容。
“从王江泾卡点到南湖出口,短短28公里内,有30多个坑洞。”高速交警嘉兴支队的谷海武警官说。
从王江泾卡点往嘉兴市区方向的路段,自一处设有“昌记粽子”的服务站开始,路面上的坑洞就接连不断。一条从服务站蜿蜒通上高速主道的小坡路上,每隔两三米就有一个坑洞。虽然坑都不深,但这么窄的路,磕碰是免不了的。一碰上,足以让车子上下颠簸好一阵。
在乍嘉苏高速嘉兴段路面上,记者发现,坑洞确实十分频密,而且许多都是两三个坑连在一起的。往前望去,坑洞的分布呈一直线,集中在2车道偏右位置。
近距离观察坑洞,有些边缘上的龟裂现象很严重,还有一些仍留着原来填补的痕迹。
谷海武警官解释说,前一种是被碾压得太厉害;后一种是道路修补的问题,刚填好,第二天又被碾开。不及时填补,这两种坑都会不断地变大,变深。
“坑洞主要是一些重型大货车多次倾轧之下造成的。雨水一多,路面沥青就容易松软,经车轮反复碾压后,松动的石料被带离出去,就会形成坑洞。”谷海武又解释道。
记者同时还发现,在反方向的高速路面,也就是从嘉兴往苏州的路段上,这样的坑洞却很少。为什么同一条乍嘉苏高速,两个方向的路面,坑洞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谷海武说:“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一是重型运输车往浙江进货的多,从浙江出货的少;二是浙江的运输公司较规范,高速超载的情况较少。”
小轿车接连被“坑”害
坑洞如此之多,导致路过的车子接连遭遇炸胎、驾驶失控等事故。
6月11日下午两时,乍嘉苏高速进沪杭高速的匝道上,一辆从山东赶往杭州的小轿车,不幸遭遇了炸胎。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高速路面上接连不断的坑洞。
驾车者王先生只得将小轿车停靠在硬路肩,自己动手换上备胎。王先生说:“我把车子开过去,就看到一片坑洞群,一个接一个的坑接连撞击着轮胎,根本猝不及防。”
6月2日,在乍嘉苏高速公路往乍浦方向33K处,一辆苏F牌照的别克商务车,磕到了一个直径约53厘米的坑洞,车身腾空而起,撞上路边护栏。
万幸的是,车主宋先生等人只受了轻伤。但别克车的底盘跟后桥,多处受损严重。宋先生无奈地说:“光是车损就有五六万元,还不包括撞坏设施的赔偿。”
根据事故记录,就在别克车发生撞车的3天前,在同一地点,居然有3辆车,接连撞上了一块从坑洞中掉出来的沥青块,有的轮胎被扎破,有的钢圈变形。
从事故处理现场拍下的照片上看,沥青块测量直径达53厘米。这个坑的深度也有十几厘米,足以陷进一小轿车车轮。
林华锋副队长说,因大货车车重、轮胎大,一般小坑洞造成的磕碰,还不至于产生影响;但小轿车车速较快,又不了解路况,突然车身“砰”的一震,驾驶员往往还来不及反应。尤其是夜里视线不好,坑洞越加不易被发现。
高速交警提醒小车司机,开高速时,注意电子警示牌上“路面坑洞”告示,随时保持注意力,车速别太快。
每天填坑为何填不完
3月、6月、8月等雨量大的季节,特别是6月暴雨多发季节,也是各地高速公路的“坑洞多发期”。建成之初曾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的乍嘉苏高速,如今为何会“栽”在坑洞上呢?
昨日下午1时多,在乍嘉苏高速公路往沪杭高速的方向上,记者找到了负责路面维修的乍嘉苏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的5名维修人员,现场“观摩”了一次填坑过程。
维修队负责人是一位40多岁的谢姓男子,他说:“我们从5月31日起,就开始进行路面修补,每天都在修。”
在一个长1米半、宽半米的脚丫型坑洞周围,维修人员先用扫把将里面的碎石扫出去,再用吹风机将里面吹一遍。接着,从标有“硫铝酸盐新型双快水泥”的麻袋里,取出水泥粉洒进坑里。接着,涂上一层薄薄的水泥,再填埋沥青。
根据国家交通部门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对高速沥青路面的坑槽填埋,必须做到沥青填充、“圆洞方补”。而这些坑的沥青,是按坑洞的形状填充的。
对此,谢队长解释说,最近因大雨频繁,他们一天要补四五个路段,因此,这些修补是临时性的。“过一段时间天气转好,我们会重新做一遍修补,那时,就是‘圆洞方补’了。”
对此,浙江省公路局公路养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国家的公路养护规定,对交通量较小的路段,在阴雨连绵的天气,无法采用常规办法,可采取临时性措施,对坑槽予以整治。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要求重新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