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5日讯
讲述人
郑向军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总负责人
6月23日,记者在义乌国际会展中心,“抓到”了异常忙碌的郑向军。这位学中文出生的商人,身上还留有浓重的书卷气,听他说话,就像面对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永远逻辑缜密,且绝少出现不中用的套话。
在他的带领下,自2006年起,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文博会)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包括文体用品、工艺美术、书画古玩等多种类文化产品,累计成交额接近50亿元。这个以“买文化”为理念的展会,俨然已成了国内文博会展中的领头羊。
文博会的规模年年扩大
一把剪刀的故事买资源变成买文化
上个月,第三届文博会落幕,有23位国家级、40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参加,别人的文博会,是圆珠笔、铅笔盒堆在一起卖,我们的呢?民间纸艺、民间泥塑、陶瓷漆器、刺绣挑花……我们的成交额是18.6亿元,我私下里了解过,这个数字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原因很简单,义乌人从来不喜欢作秀的事。在我看来,这才应该是真正的文化产品,因为它的‘附加值’不可估量,也无法复制。
之前也有很多记者采访我,说义乌小商品城的生意已经很火了,为什么还要办文博会?不瞒你说,我是被刺激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属于一种‘反击’。
2004年,我陪一个德国客商去小商品城买五金用品,他一麻袋一麻袋地装剪刀,几乎没停过,我就问他:‘德国难道这么缺剪刀?’他就直截了当告诉我,因为这里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就算他买去回炉重塑,还是能稳赚——‘换句话说,我就是来买资源的。’后来他又逛到一个买杯子的地方,这次德国人没有还价,甚至表示可以多加点钱,因为他对杯身上中国的传统漆画很感兴趣——‘郑,这里面有附加值。’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附加值’这个词,难道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品,就只能是价格低廉的‘资源’?我们的文化产品里,就不能产生更多附加值?我们该怎样赚到老外口袋里的钱?那时候,我想到了博览会的形式——办一个最有‘文化附加值’的展会。
据我所知,义乌文博会是目前国内唯一不在省会或沿海城市举办的文博会,它的竞争力在哪里?我想,除了文化附加值,‘效率’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去过很多文博会,基本上就等于展示会,开了三天就是供大家参观,这没有意义。我们要的是文化产品的交易效果,如果要看展览,大家都去画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