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3日讯
一层薄饼,一根油条,两根葱。用薄饼裹住油条和葱,在炉子上用铁板压烤,直至薄饼表皮呈金黄色。这就是“葱包桧儿”,杭州人最喜欢的一种小吃。如今,这街头巷尾都能买到的小吃,却成为了西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一些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高兴的同时也纳闷,“非遗”普查线索表的申报是不是已流于形式?
小区小吃偶尔入选
曹女士是杭州翠苑四区社区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文化方面的工作。近一个月来,她每天都为了一件事忙碌,那就是“非遗”普查立项调查。
“我把整个小区跑遍了,什么做香囊啊,包粽子啊,全都找了,可这些大部分以前都申报过了。”她揣着照相机,天天在社区“扫大街”。
上个月中旬的某一天,寻找一天没结果的曹女士,垂头丧气地回办公室。路上,她被一股香气吸引,原来是范大姐开炉了。
在翠苑四区,范大姐可谓老少皆知,她做的葱包桧儿,又干净又地道。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买几个尝尝。
曹女士靠在店铺旁,看着范大姐熟练地用薄饼包住油条,放上葱,用铁板压烤。随着薄饼色泽的变化,葱的香味扑鼻而来。
“唉,说起来,这葱包桧儿也算是杭州特色小吃了,这个应该也能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吧。”想到这里,曹女士立刻动手拍下照片。
一个月后,经过文化部门及浙大多位老师的评审,范大姐的葱包桧儿,正式成了西湖区“非遗”,被区“非遗”名录登记在册。
“非遗”普查磨练耐心
“葱包桧儿能入选,真的没想到。看来,‘非遗’要深入百姓才能找到。”翠苑街道文化站的孙站长说,每年,街道都会接到“非遗”普查的工作,工作人员都要花很大精力。“调查需要大量走访,很多时候都不知到底什么才算‘非遗’。根据要求,每年调查的内容不能重复,可居民只有这么几户,难度很大。”
虽然条件苛刻,但对孙站长来说,这项工作痛并快乐着。“虽然寻找过程很艰难,但我们也意外地发现,在社区里,原来存在着很多奇人。比如杭剧的传人,竟住在我们翠苑三区内。”
说到杭剧,很多年轻的杭州人肯定很陌生,但对于老杭州来说,这是以前他们最喜欢看的“消遣剧目”。杭剧是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源于元明时开始流行的宣卷,至清末民初,已成为人们自我娱乐的一种说唱形式,并逐渐在杭城内外流行。
多年的战乱动荡,使杭剧渐渐消失。去年,翠苑街道在“非遗”调查中意外发现,翠苑三区一位普通大伯,竟是杭剧不多的传人之一。“现在,这个大伯生活得可滋润了,还组织了一支杭剧队呢。”杭剧入选了去年的区“非遗”名录。
“我们社区还有擅长工笔画的老人,喜欢收集各种石头的收藏家,这些都是通过普查发现的。”孙站长说,挖掘出这些奇人后,不仅让社区文化更丰富多彩,也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充实。“我们不少老人参加了杭剧队,跟老师学画画,学收藏,都很开心。”
500条线索编煞众人
有甜,当然也会有苦。虽然,能找到真正的“非遗”让人高兴,但一味追求数量的做法,也让孙站长感到压力。“上面要求,前期要有5000条线索,后期要保证100个重点项目。每个社区分摊,压力也很大。”
翠苑街道共有10个下属社区,每个社区都要找到500条前期线索和10个重点项目,这让不少社区工作者头疼。
“一个社区就这么点人,几乎所有可申报的人选,前几年就申报完了,这几年也没搬进来多少新人,内容还不能重复,这不是折磨人啊。”一个社区工作人员抱怨。
在社区的电脑上,记者找到了“非遗”普查线索表,粗粗浏览后发现,除了10个重点项目,其余的500条线索大多是胡乱编造。就连闹洞房,坐月子,赏月等等名词,也成为了“非遗”线索,甚至还有了“传承人”。
“这个谁都知道是编的,交上去也没人看,主要就是要你完成这个量,这就流于形式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只要保证10个重点项目做好,其他的随便怎么编都无所谓。因为,就算交上去了,也没人会看。
“每个社区交500条,太不实际了。全是我们自己编的,累啊。”不少社区工作者说,“非遗”调查明明是件好事,如今却有形式主义倾向,有违初衷。“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数量压下来。少才能精,太多的话,反而会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