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万岁”
事实上,虽然在海外市场出现波折,但是邱继宝却并没有放弃扩张。
1997年3月,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飞跃集团二区全面竣工投产。5月,飞跃兼并同在下陈镇的老厂浙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成立飞跃集团五区。1998年7月,飞跃收购杭州杜邦缝纫机公司,建成当时国内最大的绷缝机生产基地。
同期,邱继宝则由于早年千辛万苦的创业经历以及规模化的海外扩张被广为宣传,收获了各类荣耀。飞跃更是成为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和各地党政代表团参观的对象,成为了台州缝纫机企业的一面旗帜。
2001年,邱继宝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2年他成为“十六大”上首批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的民营企业家,一年后再获“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的称号。
一时间,邱继宝的名声达到巅峰。同时,邱继宝在追求规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后来的资料显示,2001年,邱继宝决定在下陈街道(前身为下陈镇)机场路和洪三路交叉口,建设占地面积近2公顷(3000亩)的飞跃工业城。
这一计划涉及到5个村2000多村民的拆迁安置。在当时的计划中,一号区块,即飞跃机电一体化工业园(飞跃工业城一期),面积545亩,主要建设飞跃办公大楼、科研园区和标准厂房。二号区块,即飞跃小区,面积300亩,是一个商贸型的居住小区,用于安置涉及拆迁村民。三号区块,即飞跃花园,当时他表示,“在二号区块的东边征用460亩土地,用来房地产开发,以此来弥补征地费用、拆迁补偿、村民安置点建设等资金,实现政府零投入建设飞跃工业城”。
与此同时,邱继宝也试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除了收购了日本的一家小型工厂,聘用德、意、日等国家的缝纫机专家和科研人才进行研发外,飞跃还举债斥巨资搞技改,从美国、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引进百台套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1999年,“飞跃”机电一体化多功能家用缝纫机首次进入日本市场,从此结束了日本缝纫机单向对中国出口的历史。
随后,邱继宝向外宣布了公司的宏图大计:到“十一五”末即2010年,飞跃实现销售产值270亿元、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利税15亿元。
27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国内的缝纫机市场的总产值约为500亿,也就是说飞跃届时要占到全行业的半壁江山——而事实上,当时行业公认的龙头、有着多年生产历史的标准股份(600302.SH)的市场份额不过占有6%-7%。
低利润率“死穴”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成为引爆飞跃危机的导火索。2004年开始的引导中国经济全面转型的经济政策使得邱继宝的压力陡增。
根据飞跃自己的说法,至少60%的产品是家用机,而家用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一点从生产家用缝纫机电机的上市公司方正电机(11.51,0.03,0.26%,吧)(002196.SZ)上可以看出。
根据方正电机在2007年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公司该类产品的营业利润率只有1%——甚至远低于同期4%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谓的营业利润率,是指减去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缴纳增值税(退税后)的利润率。
当记者咨询此事时,公司的董秘章则余解释说,之所以利润这么低,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面临本地一个客户的价格压力,而该企业的配件即主要供应飞跃。
邱继宝曾经透露,创新一次次显著地提升了“飞跃”产品的利润空间。“八五”期间,“飞跃”每台缝纫机平均售价500元人民币;到“九五”末期,每台缝纫机的售价已经上升到2500元;到“十五”期末,这个数字已经飞跃到一万元。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产量一度只占飞跃总产量的10%,销售额却占到50%,利税则占到90%。
但是事后看,这种技术上努力的效果却并不明显。部分是面临着巨大竞争,由于竞争对手也在向中高端进军——实际上,像飞跃一样试图自主创新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激烈的竞争使得飞跃创新的效果并没有显现,最新的数据显示飞跃产品中毛利率最高者不过29%。另外根据中捷股份(5.56,-0.02,-0.36%,吧)2007年年报,公司的净利率大约是10%。
由此,我们也可以大致勾勒出飞跃缝纫机产业的财务状况:
来自台州海关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7年,飞跃的出口总值分别为7547万元、8615万元和90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1%、14.1%、5.2%。
而在飞跃的集团网站上,飞跃提供了一组关于自己产销情况的数据,家用机180万台,各类工业机相加约是70万台,其中产品中60%出口。
事实上,邱继宝自己宣称的关于飞跃产销量的数据,也让同行们捉摸不透。在中捷股份2007年9月的增发募股说明书上,援引了前一年行业内生产工业缝纫机主要企业市场份额的情况,飞跃未能列入其中。而按照飞跃提供的70万的工业机的销量,则大致和中捷相当,应该占到行业5%以上的份额。该数据是根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产量的数据,以及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的统计得出的。
那么,飞跃网站上提供的数据,到底是理想中的目标数据,还是真实数据?同行呈怀疑态度。同行们根据市场上的情况判断,飞跃国内销售的比例不超过20%。
即便按照飞跃自己的说法,国内国际市场四六开,那么以台州海关的数据来推算,飞跃三年的营收基本上保持在10亿元-11亿元之间。以平均6%的净利率计算,飞跃近三年每年的利润不超过6000万元。
高财务成本
如果这种判断属实,那么飞跃的利润则将远远满足不了其运营产生的费用。
以飞跃工业城一期来计算,飞跃需要为此支付10万元每亩的土地款共计6000万元,以及每平方米5000元的建筑成本共计1.5亿元。
从会计的角度看,飞跃每年的折旧费用也大大高于中捷,根据中捷的财报,其每年的折旧费用约为2000万元,其中主要是地面建筑,仅土地一项飞跃即需比中捷多付出近6000万元的“成本”——抵扣完飞跃的净利润为零。更何况,飞跃是以贷款来进行这种扩张的。
增收不增利——飞跃使用了多年的低价策略,令其自身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在宏观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则暴露无遗。
而这还不是全部。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邱继宝在不久前集团的一次高层会议上,言及公司的业务状况,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
邱继宝告诉他的下属们,飞跃的一批货物刚刚到达南美,随即把货物扔下了大海,因为与其上岸后慢慢地卖相比不如马上就地处理,“仓储成本远远超过收益”,这位知情人士说。
这也意味着飞跃在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两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周转率恰恰是低价策略的关键。
实际上,除了面临本业高额的费用,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出现问题外,飞跃还需要担负额外的财务费用。
目前关于飞跃负债的说法有两个版本,一是飞跃负债总额保守估计在30多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约16亿元;另外一个是到今年5月底飞跃集团的银行贷款余额为8.9亿元。即便以后者计算,飞跃一年的财务费用就要超过6000万元,远远超过承受能力。
而不堪财务重负的飞跃,除了缝纫机本业外,也曾涉足房地产,此外还成立了一个浙江飞跃物流有限公司的企业,专营进口废铁。这个类似于中捷环洲钢业的企业,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进口了1亿元的物资。
邱继宝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反思说:“我就是太相信规模经济、园区建设、先进装备、新型工业化、国际化万岁、出口万岁。”邱继宝说,这些东西投入巨大,等你产出的时候,就觉得费用这么大。
企业战略专家、浙江中大集团副总裁胡小平对此指出,飞跃遭遇资金链危机,主要原因还在于公司本身经营不善和战略部署的问题,超负荷负债最终导致资金链跟不上。
“现在就是没面子也要去卖东西。卖的卖掉,抵的抵掉。该还银行的钱还银行,该还民间的钱还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