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老杭州讲述城市交通的似水流年曾经,开车的故事如此惬意
杭州最早的私家车主之一,青松。上世纪80年代末。
那时候,开到哪里,停到哪里
青松,杭州最早的私家车主之一。
1988年,青松25岁。他花了1万元,从部队买下一辆报废的上海牌轿车。
那个年代,有车就是当官的标志,青松是个例外,他涉足的是BB机行业。
青松的记忆里,那时,开车在延安路上,很少有红灯,交警更少,还没探头,一路随你怎么开。车子随意停放,不用倒车,也没有车位的概念,开到什么地方,停下来就是。
“我开的是上海牌,当时还有波罗奈滋、拉达等,都是好车,起码是厅局长坐的,停在你单位门口,是给你面子。”
杭州第一代出租车司机,梅喜熊。上世纪90年代初。
那时候,跑一圈文二路,只要10分钟
梅喜熊,杭州客旅出租车公司的一名老司机。从1992年至今,他已经开了整整16个年头的出租车。
下午4点半,庆春路上排起长长的车龙。梅喜熊紧握着方向盘,看着前方排着等候红灯的车队,不禁叹起气来:“要是能回到16年前,刚开始开出租车那会就好了。那时候开车多通气啊。”
他拿现在比较堵的文二路来说。那时文二路是双向四车道,还是水泥路,但是,开得却比现在单向通行快多了。如果车速快的话,开完整条文二路,只需花10分钟。
公交一公司车队长,沈国强。上世纪80年代。
那时候,开公交车,我优越极了
沈国强是公交一公司的车队长。
1984年,他做了公交司机,真正感到了开车的“优越感”。他最早开的是3路车,从武林门到南星桥火车货运站。
“那时马路上没有划这么多线,自行车、人力三轮车、板车之外,就是公交车和货车了,从来没有堵车的现象。大家都在马路上走,遇到路口时,我一按喇叭,自行车自动让出一条路,等我开过去,马上汇拢来,简直像海洋中的军舰一样。”沈国强用手比划着,兴奋地形容着当年开车的感受。
骑车人,夏庆。上世纪70年代末。
那时候,想握方向盘,是要开后门的
从茅家埠到沈塘桥,清澈的湖水,碧绿的大山,金色的稻田,在17岁的夏庆眼里,骑车上下班是一种幸福。
1979年,夏庆参加工作。每天要骑20分钟,从城西的郊区茅家埠,绕过团校,穿过马塍路,到达城北的郊区沈塘桥,一路畅通无阻。
那个年代,老百姓最想让子女进入三个行业:卖菜的、掌勺的、打方向盘的。“真要想握方向盘,可是要开后门的。”夏师傅说。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
老交警,吴惠民。从37年前到现在。
那时候,概念里,根本没考虑停车问题
站在杭州北山路杨公堤路口,景区交警大队岳坟中队民警吴惠民用标准的手势指挥着交通,一如37年前,他的第一次上岗。
1971年,他考上杭州交警,管辖从万松岭到转塘一带。有情况了,骑着自行车四处看。“南山路就一条道,分隔成两车道,汽车和自行车混在一起走。但路上车不多,所以不存在停车问题,根本没这概念。”
1994~1995年,他调到当时的曙光停车场(现在的浙江图书馆一带)管理停车。“停车场是对外开放的,但几乎没有私家车来停。”
1998年左右,他调到灵隐停车场(现在的灵溪隧道旁),还是管停车。他开始感到私家车的增长。
1999年,是国家第一次实施“十一”、“五一”黄金周,第一个黄金周正好把停车场填满,第二年就不够用了。
停车矛盾的突出,是在06、07年,车子好像一夜间多了好多。
记者柏建斌孙晶晶赵红燕刘焜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