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脱皮
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在高物价的压力下,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民以食为天”的粮食。
浙江历来是鱼米之乡,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浙江也是全国第二大缺粮大省,不仅是因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带来的口粮的缺乏,更因为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结构性短缺——生活越来越好的人们,开始挑剔一日三餐不可少的主食的口味。
全国哪里的稻米好吃?赫赫有名的东北大米显然有一份。2001年,浙江与黑龙江省签订了国内第一个省际粮食购销协议——《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将黑龙江省北大荒出产的优质、大量的稻米,源源不断地运到了浙江。
黑龙江省粮食局计划处处长连德义接待我们的时候,拿出了“千岛玉叶”,“来,就喝你们浙江产的绿茶吧,这是你们省粮食局的人带来的。”他说,用东北人的话来说,两省粮食部门之间有着兄弟般的情谊,都是哥儿们,每年的互访可以十几次计。这还是省级部门间的联系,至于地市间的“私下”来往,那就不是算得出来的了。
为什么浙江省和黑龙江省会产生如此亲密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产粮大省和缺粮大省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如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粮价日益高涨的今天,尤显其重要。
在这场粮食的集市中,浙江民间的粮食生产、调度行为,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市场机制运作是主体。”这是两省合作的基础和共识。浙江人瞅准商机,将便宜优质的东北大米运到浙江贩卖,甚而至于直接在黑龙江包田种粮,然后再返销回浙江……
而这一切民间行为的源头,都指向了中国的东北角——北大荒,如今中国粮食的“北大仓”。连德义告诉我们,你们应该去北大荒看看,在那儿,才能感受到中国粮仓的真实含义。那里,在一望无垠的三江平原上,浙江人包下了几十万亩田地,建起了浙江人自己的大粮仓。
于是,我们一路前往北大荒,去探访辛勤耕种的浙江农民,探寻运到浙江人餐桌上那一颗浙产“东北大米”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