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锁定民营骨干企业
消息灵通人士向记者透露,浙江省政府刚出台的规划中表示,在试点期间,原则上在每个县(市、区)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
以温州为例,乐清、瑞安、鹿城、瓯海、龙湾、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洞头只能各成立一家担保公司,“申报方式也是通过各县市向上报,所在市初审后,可以直接上报省政府金融办核准。”
温州市政府一位官员透露,温州有11个名额,但省里考虑到温州的特殊性,另外增加了5个名额。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杭州市、嘉兴市、台州市,同样也可以增加5家试点名额,义乌可以增加1家试点名额。
7月5日,绍兴专门召开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会议,会上对绍兴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将在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越城区各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7月11日,宁波市市长毛光烈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今后五年宁波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
记者了解到,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要从管理规范、信用优良、实力雄厚的当地民营骨干企业中选择,要求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三年赢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欠发达县域600万元)以上。
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的持股比例不超过20%,其余单个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但不得低于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0.5%。
试点期间,注册资本的上限为2亿元(欠发达县域为1亿元)。对于切实服务小企业和“三农”、规范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1年后允许增资扩股。
温州抬高注册资金门槛
想喝“头啖汤”的浙商有很多,“担保业首先想转型,还有许多民营企业也想进入这个行业。”周德文表示,对温州首批开放11家小额贷款公司是远远不够的,就算再增加5家,也还是“僧多粥少”。
浙江省决定,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得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得低于8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3000万元)。
试点期间,注册资本的上限为2亿元(欠发达县域为1亿元)。对于切实服务小企业和“三农”、规范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1年后允许增资扩股。
在温州,“试点的时候,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也可以为有限责任公司。”知情人士透露,乐清、瑞安、鹿城、瓯海、龙湾五个市(区)注册资金是2亿元,其他地区注册资金是1亿元,“主要是温州的民间资本太雄厚了,如果不抬高门槛的话,申报的企业会更多。”
这个行业有多火爆?看看浙江各地的都市类报纸就能够大致有一个印象,很多报纸每天都有接近两个版面的“金融担保公司”关于“贷款”业务的广告。
不仅如此,在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发起人、其他出资人一次性缴纳,“5月份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资金来源可以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在温州,如果这个也放开,将会出现更多的企业涌入。
利率不得超过规定上限
小额贷款公司并不意味着高利贷和放任自流。银监会强调,贷款利率不得超过有关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
“如果执行得好的话,浙江将在明年多一大批小额贷款公司。”知情人士透露,明年1月视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在全省的推广力度。
有研究者认为,这意味着形势逼迫促使这项工作必须快马加鞭。一方面,目前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条面临断裂风险;另一方面,热钱又成为挥之不去的难题。“因此,尽快取得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可能是用好这个政策的多赢举措。”
记者手头掌握的一份文件表示,“增加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供给。并在取得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范围,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
“对企业来说,最好的就是想办法成为第一批小额贷款公司,以后有可能在政策上更严格。”方培林表示,许多企业打破头都想挤进去成为第一批小额贷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