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5日讯
作为浙江省会城市,目前,杭州获得的小额贷款公司名额是浙江最多的城市。
根据浙江省政府的规划,试点期间,原则上每个县(市、区)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列入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杭州、温州、嘉兴、台州4市可增加5个名额,金华的义乌市可增加1个试点名额。
如此,杭州将能拿到18个名额(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萧山区、余杭区等13个区县,外加5个增加名额),据新华社报道的数据,温州获准开出16家、绍兴6家。
“我们正在等待各区把名单报上来,这肯定不是一两句话能解决的事情。”昨天,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杭州这项工作进程正处在等待各县区上报材料环节中,究竟谁能拿到第一张小额贷款公司“准生证”仍很难说。
从目前各区县准备情况看,该负责人认为,现在杭州各区县申报积极性都很高,但申报材料却不如申报态度一样“热情”,偏于简单化。“要成为小额贷款公司,你肯定不能就写一张申请报告了事吧,我们需要有详细的资料和证明,并要考察你的公司。”这位负责人表示,申请成为小额贷款公司其程序肯定比一般流程(比如注册一家公司)要复杂,而作为一项试点工作,在进行过程中也要求严谨有据。
资本和知识获准牌照两大要求
从浙江省政府文件及民间资本发达城市温州最新制订的《温州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操作规程(暂行)》看,要获得小额贷款公司准生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相当大的金融资本,更需要高管人员有金融知识。
据浙江省文件,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得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得低于8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3000万元)。试点期间,注册资本的上限为2亿元(欠发达县域为1亿元)。对于切实服务小企业和“三农”、规范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1年后允许增资扩股。
而要拟任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单在各级管理部门备案。在温州市金融办的文件中,更对管理人员学历做出了规定,申请小额贷款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有三条,小额贷款公司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金融知识,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相关经济工作三年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和主要经营层应从事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董事长还应该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有信用(讲诚信)、有一定金融知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
利率:基准利率基础上浮4倍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利率,如果利率受到过于严格限制,恐怕这贷款的生意就不好做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作为这项工作开展中的主角——担保公司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利率。
关于这个问题,银监会强调,小额贷款公司给客户的贷款利率不得超过有关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
“就是不得超过司法限定的利率,”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解读此条款时认为,所谓上限就是不得超过司法限定的利率,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倍。
“能够通过这个合法管道流动的资金能够有多少?还有,如果贷款利率大大低于地下金融,也就是说资金回报率低于预想,会不会有吸引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说。
在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走高之际,浙江省民间借贷利率也快速走高。据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统计,2007年四个季度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2.30%、13.69%、14.53%、16.84%,同比分别提高0.76、2.76、3.58、4.76个百分点,涨势明显。浙江省银监局报告显示,由于资金面持续紧张,众多中小企业只能转向民间借贷,以寻求融资渠道。在目前浙江温州的企业营运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的比例,已经从2006年的60∶24∶16,转变为现在的54∶18∶28。
担保机构表情焦急与热情交织
在杭州,担保公司的活跃程度在各大报纸上就能发现端倪。每天各大都市类报纸分类广告中,担保贷款或贷款咨询类小广告总占据大半篇幅。
从数据上看,以温州为例,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01年温州开出第一家担保公司,至今温州市注册的各类担保公司已达240多家,数量高居全国之首,正是依托这些民间借贷组织的大量“资金掮客”活跃其中,形成了一个层级分明、分工有序的短期民间融资市场。
“几乎我认识的担保公司都想借机转成小额贷款公司,我们从5月份开始就研究这个文件了。”昨天,杭州某担保公司老总黄先生透露,早在5月,银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后,他就开始和业内几位同行研究讨论这个内容,“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就开始说这个文件,我觉得这个文件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等内容,但问题是杭州是怎么样操作的,我们很想知道这块内容,最好能出个服务小册子,帮助我们做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