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大学教授:不只是教书育人 象牙塔外有另一种身份
  浙大茶叶专家在苍南县五凤乡八亩后村“五凤香茗”无公害茶叶基地对农民进行育苗技术培训。

  浙江日报7月23日电 在浙江大学,有这么一群教授,他们私家车的后备厢里经常放着一双高统雨靴,他们的脸甚至晒得比农民还黑。多位省领导看到他们中的一员时,都说了一句类似的话:“这位浙大教授看上去很像农民。”

  站在讲台上是教授,下到地里就是“农民”。他们就是浙江大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技推广教授。

  前段时间,我们跟随冒着酷暑开展农技推广的浙大教授,来到湖州、龙泉。在这些地方,他们研究出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来到”农民的地里。从一片茶叶的诞生、一块土地的生存状态、一个循环产业链的成长之路,一位教授的多种身份,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雏形正在形成。

  从技术顾问到茶产业领路人

  新茶诞生背后蕴涵教授身份变迁

  在龙泉市兰巨乡炉田村,当地人称为大虫垄的一座高山上,有一片茶园。盛夏的一天,我们和浙大茶学系汤一副教授来到这里。山坡上立着的“浙江大学龙泉市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实验示范基地”的大牌子告诉我们这片茶园的不平常。

  汤一的另一身份是龙泉市茶叶产业首席专家。见到汤一,金福茶业公司董事长金必福备感亲切。金必福指着山坡上成片的茶园对我们说:“龙泉以前不产乌龙茶,这里种的茶是在汤教授的技术支持下引种成功的,有300多亩,专门用来制作乌龙茶,另外700多亩是以前种的绿茶。”

  龙泉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史载当地在三国时期即已产茶,以前龙泉一直种植绿茶。

  2004年,金福茶业从福建引入5万株金观音良种茶苗在龙泉试种。当时,作为科技特派员,汤一担任金福茶业的技术顾问。他说,龙泉与我国乌龙茶主产区武夷山区同属洞宫山系,气候、土质、生态等方面都适合种植乌龙茶。

  不同茶叶的制作工艺不一样,在汤一的指导下,经过反复摸索,金福茶业试制出了品质上乘的金观音茶。2006年年底,“龙泉金观音”茶通过省科技厅新产品鉴定,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第一只乌龙茶新产品。2007年12月,在省农业博览会上,龙泉金观音茶在浙大科技展馆里首次公开亮相,就受到好评。

  站在茶园里,金必福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每亩绿茶的产值是3000元,而一亩金观音的产值在1万元左右,以后我要多种金观音了。”

  对龙泉金观音茶产业的前景,汤一充满了信心。他说,乌龙茶的采摘标准为对夹三至四叶,与高档绿茶的一芽一叶相比,仅采摘成本就可降低15倍左右,并且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产茶,产值比绿茶高。

  汤一说,现在,龙泉金观音茶开发进展很快,如何达到标准化生产是当前的努力方向,今后我们还可以发展多元化品种,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龙泉市陈良伟副市长:汤教授既是龙泉金观音茶技术的总顾问,也是龙泉金观音茶产业发展的领路人。现在,龙泉金观音茶的种植面积已有5000亩,我们的目标是1.5万亩,从而在龙泉形成一个新的农业产业。

  去年6月,龙泉与浙大合作搭建起了全省首个以高校为依托、在政府支持下汇聚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浙江大学龙泉市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聘请浙大汪炳良教授、陈再鸣副教授和汤一副教授分别担任蔬菜、食用菌和茶叶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的首席专家。他们将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与整个产业的战略研究结合起来,分别提出了龙泉发展食用菌、蔬菜、茶叶三大产业的建议。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对三大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现在,龙泉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一位首席专家、一个配套政策、一批示范项目”的新型模式。

  田头就是实验室

  高校研究与农技推广“一线通”

  在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有块200亩的土地,这块地肯定是全浙江“待遇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土地。因为浙大教授把他们刚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新研发出的新技术“种”在这里。

  雨过天晴后的一个下午,我们“拜访”了这片土地。浙大胡伟民副教授从汽车后备厢里拿出一双高统雨靴换上,下到地里掰了几个玉米递给我们。“可以剥了直接吃。”将信将疑的我们剥开玉米的“外衣”,小心地尝了一口,味道甜甜的,多汁而爽口,有点像荸荠,很好吃。这是胡伟民选育出来的玉米最新品种——浙大特甜3号玉米,可以直接鲜食。

  去年11月,浙大和湖州市政府共建成立了浙大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浙大派出12位首席专家,胡伟民是其中之一。去年底,推广中心在移沿山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胡伟民将浙大特甜3号玉米带到这里进行试种,准备根据湖州的土壤、气候等进行改良。

  走在试验示范基地,从立在田头的一块块说明牌上,我们看到,路两旁的地里除了胡伟民的鲜食甜玉米,还长着张明方教授的甜瓜、沈志成教授的转基因水稻、陆国权副教授的雪莲果、贾惠娟副教授的水蜜桃,卢钢副教授的水生蔬菜等12位首席专家的最新成果。

  站在试验示范基地的田埂上,看着长势良好的各种农作物,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浙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袁康培说,我们要把这一块地建设成为湖州市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成果展示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对外合作基地和社会科普教育基地。除了在试验示范基地上试种外,浙大每位专家都还联系着一个万亩的特色农业园区。目前,湖州已实施了葡萄、西瓜、茶叶等十大“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以引导和促进相关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湖州市农业局杨建明局长:以前高校的研究与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分开的,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打通了从农业科技创新到推广的通道,缩短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头的距离,把高校的研究与农技的推广直接结合在一起,科研成果能很快到湖州广大农民手里,而技术推广中碰到的问题又能直接回到专家这里。

  在原有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状态下,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使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应用的主体相连接,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政府要为这一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创造基础条件。

 [1] [2] 下一页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大学教授到中小学挂职开课 基础教育打响品牌战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与逃课女生发生肢体冲突
·访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教授叶志镇
·大学教授想做不发臭的袜子
·复旦大学教授走进湖州职院传授“国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