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宁波大剧院光彩夺目。(资料图片)记者 刘波 摄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演艺市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充满魅力的第一次:第一场国外团队演出、第一场高雅艺术话剧演出、第一场新年音乐会等等。在不断的变革中,宁波演艺市场初具繁荣。宁波大剧院、逸夫剧院、音乐厅等3个文化场馆,每年分别都有100场以上优秀剧目演出,基本上天天有好戏上演,宁波人经常能够欣赏到国际国内大牌名角的精彩表演,这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是少见的。
人物名片
讲述人徐曙鸣,宁波逸夫剧院经理、宁波市演出公司经理
讲述人郑军,宁波东港波特曼酒店总经理
讲述人张诚,宁波音乐厅负责人
讲述人陈建方,宁波大剧院总经理
专家点评
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文艺处处长汪志铭: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构建了初具繁荣的宁波演艺市场。首先,这是改革开放后宁波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这也离不开政府多年来苦心营造的推手。宁波建造了一批文化设施,政府采购每年投入上千万元钱用于演出市场,直接降低了票价。近两年来,宁波投巨资引进国家艺术舞台精品工程,宁波是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唯一批准的地级市。
宁波被公认为“演出码头”,好多剧团特别是地方戏曲团发现在宁波演出非常美好,真正遇到了知音。宁波“演出码头”的辐射力、提升力逐渐加强,舟山、台州等地观众也被吸引到宁波观看演出了。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文化赛事越来越多地将举办地放在了宁波,“荷花奖”、“金钟奖”、“国际声乐比赛”等,宁波连续多年来成功举办了这些赛事。
宁波人是幸福的。大剧院、逸夫剧院、音乐厅等3个文化场馆每年分别都有百场以上演出,宁波基本上天天有好戏上演。相信今后,宁波的演出市场将越来越繁荣,市民文化消费会越来越成熟与理性。
徐曙鸣讲述
两张戏票换两大脸盆螃蟹
1979年,徐曙鸣调入宁波剧院。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看戏、看电影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一票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圈内流传一句话:袋里揣着张戏票,走遍天下都不怕。徐曙鸣说:“那时宁波有天然舞台、兰江剧院、大世界这些剧院,兰江剧院对着甬江船码头,用两张戏票就可以从船老大那里换两大脸盆的螃蟹,船老大还是抢着才换到呢。”
徐曙鸣告诉记者,当时宁波剧院的舞台上演的都是甬剧、越剧和歌舞,偶尔也有省京剧团或地方京剧团来唱几出戏。上海的滑稽戏和沪剧,一年只能看上一两场。“以前只有样板戏,现在传统戏可以放开演了,观众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看到演员坐在舞台口狂吼
徐曙鸣对第一个外国演出团体来宁波演出记忆深刻。1981年10月,第一个来宁波的外国演出团体,是来自原民主德国的,带来一台摇滚音乐会。演员背着吉它边跳边唱,坐在舞台口摇摆狂吼。徐曙鸣说:“年轻观众兴奋地跟着尖叫高呼,上年纪的观众摇头叹气,说怎么这么野蛮。大家都没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演出。”
徐曙鸣说,这个剧团连着演了两晚,第二天演出时,来看新鲜的观众更多,虽然剧院加了座,还有很多人没有位子在剧院外等候。关于这场演出争议了很久,漫骂的叫好的都有。
北京人艺演出第一场话剧
徐曙鸣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录像厅、舞厅、娱乐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剧院思考怎样吸引观众。1991年12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狗儿爷涅槃》在上海、杭州造成轰动,宁波剧院把《狗儿爷涅槃》引进来,这是宁波第一次引入高雅艺术演出。不料遭到冷遇,演出前剧院推销票子就买不出去,演出当晚上座率不足四成,其中大部分观众还是剧院组织来的。“当时对我的打击太大了。这与宁波观众长期没有接触高雅艺术有关。现在高雅艺术在宁波很受欢迎。”
新年音乐会门票一抢而空
1994年,宁波引进了首场新年音乐会,中央乐团来宁波演出,100多元一张的门票被市民一抢而空,1000余名观众成为首批以听新年音乐会方式欢度新年的市民。徐曙鸣告诉记者:“很多市民是第一次在剧院内听交响乐,连鼓掌的规则都不清楚。很多观众在看演出前打电话问我们,要不要穿正装?什么样的衣服叫正装?我们不停地解释。”13年来,作为宁波人过新年的保留项目,新年音乐会一直坚持到现在。
郑军讲述
首场港星演唱会票房达千万
东港波特曼(原东港大酒店)的总经理郑军告诉记者,1999年5月29日,“东港世纪行张学友”演唱会在宁波体育场唱响,容纳2万多人的体育场人山人海,压轴歌曲《饿狼传说》让全场沸腾。这是宁波首场港星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1000万元。
至今,不少甬城市民对这场演唱会记忆犹新,曾到现场听张学友唱歌的周辉说:“张学友的这场演唱会给宁波带来了最新鲜的文化冲击。”
很多歌迷守在张学友下榻的东港酒店门外。“我们之前已经放风说,张学友不会住在东港,但还是有歌迷守候在酒店外边。”所以,就张学友从酒店前门进还是后门进的问题,讨论了很久。郑军告诉记者,最终张学友是从员工通道进入酒店。有的歌迷在酒店外面哭着叫着张学友的名字,直到半夜。
郑军坦言,“新鲜感”是当时张学友演唱会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场演唱会张学友的出场费近200万港元,总成本达到了500万元人民币,但票房收入远高于成本。他说:“我们看到了通俗艺术的魅力。”
张诚讲述
宁波有了高雅音乐演出殿堂
张诚昨天对记者说,2003年,三江文化长廊的第一个文化艺术珍品宁波音乐厅建成了,宁波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雅音乐的演出殿堂,结束了宁波没有国内一流专业艺术活动场所的历史。
宁波音乐厅与“长三角”的大中城市合作引进国内外的高雅艺术团体,在宁波同步演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音乐家经常在宁波出现,宁波的音乐发烧友们不必跑上海去听音乐会了。
世界级名牌钢琴价逾百万
令观众欣喜的是,宁波音乐厅引进了一架享誉国际的德国产斯坦威钢琴,当时市价112万元。张诚说:“这是我市拥有的第一架世界级名琴,也是浙江省第一架用于公共演出的世界级钢琴。宁波籍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周广仁教授在这架钢琴上弹响了第一个乐句。”
学了10多年钢琴、考过钢琴10级的丁鸿说:“我们练琴的朋友听说了这架钢琴,都很好奇,想亲耳听听这架价值不菲的钢琴演奏效果。听过后,果然音色纯正优美。能拥有这样的一架好琴成了我的梦想。”
张诚告诉记者,2004年,宁波音乐厅第一次举办百场音乐会,观众人数达到4.2万人。宁波籍著名指挥家、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高度评价:“一年演出100场,是一个奇迹。”
陈建方讲述
宁波建成世界水平大剧院
“宁波大剧院是个文化标志性建筑,从做决定第一天起就很慎重。选址时多方比较,最后定在姚江畔的江北湾头。这个位置三面环水,环境优美,适合建设大型文化设施。”陈建方记得2000年时,建大剧院的地方是一片大型建材仓库区,高耸的大烟囱、生锈的铁轨,还有纷纷扬扬的尘土,荒凉而杂乱,与今日的大剧院优美环境有天壤之别。
陈建方说,2001年4月,法国何斐德公司设计的大剧院方案中标。2001年11月,大剧院动工。
2005年11月,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宁波大剧院大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第一句话是:“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剧院之一。”他认为宁波大剧院的设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座顶级剧院相媲美。
首场演出法国中学生唱主角
2004年7月25日,宁波大剧院华灯初上,外部呈弧形如同大海中的贝壳,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大剧院迎来了第一批观众,法国昂热大卫中学生交响乐团是宁波大剧院首场演出的主角。“这场演出是大剧院设计者——法国建筑设计师何斐德牵线促成的,法国昂热大卫中学生交响乐团在世界中学生艺术团体中非常有名。”陈建方告诉记者。
看过宁波大剧院首场演出的王健说:“那天我和女友特意提早到大剧院,先在姚江边上散步,风景太美了。走进大剧院,我俩都愣住了,剧院分3层,看上去非常壮观。”
陈建方说,宁波大剧院一度变成了一处市民喜爱的新旅游景点,在投入使用后的相当长时间,大剧院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为参观者引导讲解。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首次来宁波
2004年9月,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来了,这是宁波第一次上演百老汇音乐剧。陈建方说:“当时主办方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这个演出的,宁波人会接受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吗?美方要求承接时按演出周计算,7天8场的密度,宁波演出市场有这么大的容量吗?”
为了谨慎起见,当时宁波演出公司联合宁波大剧院及一家文化公司成立了《音乐之声》项目组,共同承接了这项大活动。不过,主办方的担忧在首场演出后一扫而光,《音乐之声》一票难求,温州、台州等地的观众也赶来一睹为快。最终观众近一万人,票房收入600多万元。陈建方说:“这给大家带来了信心,宁波有高雅艺术的市场!”
2007年10月,美国百老汇音乐剧《42街》在宁波大剧院上演,踢踏舞令人心潮沸腾,最低花100元就可看一场,5天连演5场。宁波演出市场舞台剧的时代终于来临!
奥地利弦乐家乐团宁波知音多
2004年10月,第一个外国文化周——奥地利文化周在宁波大剧院举行,奥地利的文化官员应邀参加。
陈建方对当时的演出盛况印象颇深:“奥地利弦乐家乐团演出结束后,宁波观众的掌声让奥地利艺术家们多次返场演出。观众看得兴起,艺术家更是演得兴起,下了舞台又上舞台,上上下下持续到晚上11点多钟才退场。回到后台,奥地利艺术家们意犹未尽,拿出乐器又拉又弹。好不容易劝他们回到宾馆,又拿出黑啤酒畅饮,一直狂欢到凌晨3点半钟。”
陈建方告诉记者,他们说走过世界很多地方,数在宁波演出最美好。用中国人的话说,他们在宁波遇到了知音。
宁波的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日渐频繁,仅在宁波大剧院演出过的,就有奥地利、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表演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