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王洪萍原是江北区洪塘街道的一名被征地农民,自从成为江北区创业俱乐部的成员以后,就萌生了创业愿望。在专家的指导下,她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如今,王洪萍的工厂已有20多名员工,产品远销意大利等国。
为帮助更多的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圆上“创业梦”,江北区于去年7月成立了全市首家创业俱乐部,吸纳会员294名。一年来,已帮扶140名会员成功创业,带动550人就业。
为给创业俱乐部会员搭建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该区通过举办创业项目产品推介交流会、同行创业交流座谈会等形式,提供创业技能培训、创业政策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会员学到创业知识、找到创业项目。会员袁力民和陈芳敏就是在创业俱乐部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了保险箱专业生产项目。目前他们共同投资的金属制品企业发展顺利。
针对很多创业者在“自立门户”前缺乏实践机会和实战经验的情况,江北区在服装加工、商贸、餐饮、家政等生产和服务行业认定了12家创业实习基地,作为孵化小老板的“摇篮”。为提高创业成功率,还推出了“一对一”型创业项目征集活动,专家根据失业人员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导和帮助他们进行项目征集、评估,并对其创业经营实施全程跟踪服务。
为减轻会员的创业负担,俱乐部还适时为“小老板”送上再就业政策,目前已有200多名会员享受了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和用工补助等优惠政策。俱乐部成员、文教街道“江北纤手编织工艺服务站”负责人周月娥,在实现自主创业后吸纳了100多名“4050”人员,但工人每人每月600元的社保费,对于周月娥而言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她一度感到压力很大。在俱乐部专家的指导下,她积极申报了社保补贴(含用工补助),从2007年以来,仅政府给予该服务站员工的社保补贴就有4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她创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