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熊掌也不放弃鱼
“不同的人群对燕牌不同的态度,就是我们让燕牌重返市场的原因。”林永裕说,他们正在尝试双品牌运作的模式。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的乳品行业都面临着涨价危机。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石油、农作物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养牛成本增加,最终引起原料牛奶涨价。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奶贱如水”的现象时有发生,成品牛奶和原料牛奶价格甚至相差无几。2007年,双峰出现近年来首次亏损。
“要增加企业利润,最终还是要依靠销量。而降低成本,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才能迅速提高市场份额。”这是双峰经过调研后浮现出来的突围之路。但这条路实际走起来显得很困难。在原料上涨的情况下光打降价牌,企业往往得不偿失。
“最后,我们选择了燕牌,决心把它打造成一个实惠型品牌。”林永裕认为,一方面燕牌有自身的品牌号召力,潜在市场不容小觑。另一方面,燕牌原本就有玻璃瓶装牛奶,这种包装摸得着、看得见,给人的感觉也比较直观。
林永裕和他的员工们都希望,新燕牌上市后,能吸引一部分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群,从而使双峰客户群扩容。同时,双峰的品牌价值藉此得以提升,成为杭州市场的中高端品牌。“一旦能实现这样的目的,双峰就能既品鱼鲜,又尝熊掌的肥嫩。”
蛋壳做成双峰“新衣”
重新推出燕牌仅仅是双峰乳业面对行业困境的举措之一。除此之外,“双峰”还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费心思琢磨,计划采用一种鸡蛋壳做原料的外包装材料。
据介绍,目前使用的利乐包内膜是铝箔的,无法自然降解,而纸包装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新的鸡蛋壳外包装则完全是废物利用,而且可以自然降解,非常环保。另外,价格也便宜:200毫升的外包装,只需要0.25元。
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双峰只得图谋“变脸”:细分市场,新燕牌“旧瓶装新奶”;降低成本,双峰外包装改用蛋壳材料。此外,双峰乳业同时还在考虑涉足饮料行业,生产双峰牌的玉米汁、核桃汁、花生奶等。“这些产品和牛奶的加工方式相似,在生产牛奶的间隙,生产饮料能最大限度利用我们的设备,增加产出。另外,通过‘搭车’我们现有的送奶渠道,不但丰富了市民的早餐桌,还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林永裕说,“重要的是,饮料的利润比牛奶要高一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增加了。”
价格战离不开品质
“牛奶的价格很重要,但无法代替品质。新上市的燕牌给消费者的感觉必须是品质好,价格优惠。”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经济学会理事许庆明认为,尽管在市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今天,牛奶已经从以前的奢侈品变成日常消费品。但是牛奶离不开它的高品质“出身”,以高端、低端来进行分类并不合适。“一提起低端,人们往往就会质疑牛奶的质量。建议双峰用心关注牛奶的品质,做真正实惠的牛奶。这样才能栓住杭州人的胃口。”
对于双峰的发展前景,一家大型乳业公司的浙江负责人透露了他的想法。“在目前情况下,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品牌对各地的中小乳企都虎视眈眈。中小乳企独善其身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扩展。双峰乳品隶属新希望集团,而新希望集团旗下又有新希望、华西、雪兰、蝶泉等10多个品牌。而把这些品牌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新希望’品牌,很有可能会成为真正的全国性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