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国第三次北极考察队队员在“雪龙”号制作探空气球。气球携带着“祝福奥运,好运北京”的红色条幅,升入万米高空。
浙江日报8月20日讯 就在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举行之际,承载着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的神圣使命,“雪龙”号在驶离上海后,至今已有40天了。8月18日,“雪龙”号驶抵北纬82度北冰洋海域,打破了中国船舶航行的最北(北纬80度15分)纪录,首次对北纬82度海域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
为了第一时间向广大读者报道科考进程,应本报之邀,科考队员、海洋二所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薛斌在“雪龙”号上,向记者生动地描述了“雪龙”号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来之不易的文字,分享海洋科考的乐趣。
一块石头就是一个谜
北极科考:多学科探秘之旅
船出日本海沿着千叶群岛行进在鄂霍次克海,已经能触摸到北冰洋的寒意,我们凉爽的夏装也都已经换成了厚厚的秋装。7月17日下午,上完北极大学的课程,正在和几个老南极聊天,突然有队员跑下来说外面有大雪山,一阵惊喜,赶快拎起相机跑上甲板。只见船的两边都有火山形成的岛,山上堆积着没有融化的白雪,有点富士山的那种味道。山和海交界的地方大概是由于雾气比较重的缘故,形成如丝带般的一层,阳光照耀下显得尤为好看。
傍晚看夕阳的时候,学地质的程老师发现下午看到那个火山在冒黑烟,凭他的知识判断,那是一个活火山,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是在夕阳霞光的映衬下黑色的浓烟形成一条细长的带子,飘向远方。程老师介绍说,虽然不能判断是否有岩浆冒出,但是从其黑烟的程度来看应该是火山活动的初期或者是火山喷发的末期。
联想到汶川地震之后,美国国家地震局网站显示,在环太平洋区域的一些地方有不少地震发生,包括之后台湾西南发生的地震,阿留申群岛岛链附近的地震(3-5级)发生频率也很高,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太平洋板块一个分支板块交界的地方?也不知道阿留申群岛附近本来是不是地震高发区域?这就有待地质学家去解释了。
7月19日早上8点多,船只行进到白令海盆作业区,到达第一个停船作业站。
考察队员们早已严阵以待。雪龙船中部是采水作业区,一个由24个20L采水器和自动测定海水温度、盐度、深度以及其他参数的传感器组成的仪器,被大型绞车下放到深海中,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及基本参数。
后甲板则是地质采样区,各式地质仪器设备主要是挖深海的沉积物也就是泥巴。第一个站位水深是两千多米,重达千斤的地质采样管下放到海底只抓到了一颗砾石(鹅卵石)。可别小看这么一颗黑黑的光滑的石头,它的来头可不小。
由于白令海盆远离陆地,水深几乎都在2000到4000米,能在这样的海底发现大块鹅卵石,要么是由于附近海底有山脉,很急的海流将这样的石头冲到该区域;要么就是在很久以前这块海域曾经冰封过或者是浮冰曾经漂到过这块海域,冰块携带着陆地上的石头不远千里搬运到这里,冰化了之后就沉降到了海底,如果真的是后面那种情况,那么这块石头漂流所处的那个年代将是一个很寒冷的时代。
下午的站位水深一下子达到了近4000米,差不多已经到了海盆的底部,经过科考队员近3个小时的努力,重力取样管取到了近3米的样品,如果按照泥巴堆积的速度是每年几个毫米的话,这个管状泥巴样品底部的年龄能达到上千年,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泥巴里面的各种参数来判断这一千多年来这个区域海洋环境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夜虽然已经深了,但是科考人员的采样和分析工作仍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