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年的免费进程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大气
关于免费的话题,杭州市民并不陌生。
从公厕免费到最近的太子湾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再到即将实现的15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暂停征收,我们这座城市不断地为市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免费服务。
2002年5月1日起,杭州的所有公厕取消收费。“以前去公厕都要一角两角,后来涨到5角,很多人要去厕所时会出现身上没有零钱的尴尬,现在感觉方便多了。”老市民陈女士说,光取消市区500多座市管公厕的收费,杭州市政府每年就要减少3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
2002年国庆节前夕,西湖南线、雷峰塔、万松书院“一带两点”景区建成开放,改造后的老年公园、柳浪闻莺、儿童公园、长桥公园等四大公园以及沿湖的孤山、俞园纪念馆、中山公园实行免费开放,每年的门票收入起码少收600万元;
2003年5月18日,杭州率先在全国免费向公众开放所有公办博物馆、纪念博物馆;
2003年国庆起,新西湖环湖8大公园全部免费向游客开放,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和杭州花圃等纷纷加入了免费行列。据估算,西湖免费开放的景区门票加起来要损失6千万元左右;
2004年1月1日,浙江博物馆成为全国首家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省级博物馆。免费前,博物馆的门票收入一直是博物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免费开放后,仅浙博一年的门票收入就将损失60万—70万元,这笔损失均通过政府财政的方式予以全额补贴;
2006年6月,杭州市图书馆取消了15元的年费,杭州图书馆、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张铭音乐图书馆、西泠印社印学图书馆等十多家杭州地区的图书馆形成了免费的图书馆网络;
2008年,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市图书馆新馆就将建成,这座占地42000平方米的“市民大书房”,所有服务也将向市民免费开放;
最新消息,太子湾公园也将免费开放……
在这个免费进程中不仅没有损失看得见的门票收入,还收入了看不见的品牌。
“人间天堂”一次又一次给市民和游客带去惊喜,游客人数的增加,提升了景区的商业价值,获得了可观的经营收益,不仅弥补了西湖景区因景点增加、面积扩大而增加的2500多万元养护管理支出,还回补了3000多万元的门票损失,形成了良性循环态势。
而这次152项行政事业性暂停收费,是杭州又一个大手笔。
政府减免收费是个良好开端 关键做到服务水准不打折扣
“有些项目的工本费仅仅1元钱、2元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收与不收意义完全不一样,它体现了我们的政府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角色的转变。”王忠国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国清说,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政府减少行政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是个大趋势。
一直以来,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规模偏大。一项调查显示,被作为行政收费依据的红头文件全国有7000多件。张教授说:“尽管任何国家都没有完全免费的政府,不过国外的行政收费没有国内这么名目繁多。政府减免收费,是文明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方向。”
事实上,政府的职能在服务和管理,而不是从公共事业中谋利益。“政府已经向公民和企业征了税,国家机关由税收从政府的财政支出来供养。现在,有的政府收取费用未必进入财政,而是挪作他用,比如流入了部门的小金库内,成为部门一块旱涝保收的收入来源。”
很多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政府收费,不会过问某笔费用是否合法或合理,尽管各笔收费并不高,但加起来,一个家庭可能一年要多花上几百元,对政府部门来说,这笔费用的总额就很高了。张教授说:“取消一些项目的收费后,政府的服务质量不能打折扣。”
这一点,和王忠国的想法非常一致。“杭州虽然减免了很多费用,但政府的管理水平并没有因此而降低,相反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样以西湖为例,虽然不收费了,但西湖却越来越漂亮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免费的过程,其实正是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近年来,除了杭州,广州、上海、郑州、宁波等地也集中清理和停征了许多行政事业性收费,有些地方还试行了“无费区”行政管理。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政府行政机关角色需要转换,既然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就不能把自己的服务标价出售。
“现在有些政府在做的事,其实可以交给一些行业协会来做,由行业内自己来决定。这样一来,政府降低了行政成本,服务对象更明确,效率提高,而且更少地介入社会和市场,就能避免很多利益关系。不过,现在许多行业协会不够成熟,还没能承担起这种责任。”张教授认为,行政事业性收费越少,乱收费现象也就越少,官员越容易廉洁,效率也越容易提高。
但要斩断这种行政机关与收费之间的利益链条,并不容易,目前我们还处于过渡阶段。张教授指出:“等经济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时,可能政府就能完成这种角色转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