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日讯 今年,嵊泗县黄龙乡刘友久等15名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渔民自筹资金、自制道具、自编自演,准备了一台“调八仙”传统乡戏。他们自发苦练了近半年,铆足了劲想在本月举办的“蛟龙腾飞”第五届黄龙渔民开捕节活动中献演。
如今在黄龙乡,像刘友久这样的民间“文化人”还真不少。乡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全乡9200多人中,却能拉出一支近千名群众参与的业余文艺队伍。而这一切,得益于四年前该乡创办开捕节后所带来的文化“藤蔓效应”。当这一富有乡土味的文化种子在黄龙土壤中播下,四年后他们收获的已远远超过文化活动本身的意义。
海岛乡镇该如何“种文化”?透过黄龙乡这一“文化样本”,我们寻求着一种答案。
四年开捕节:从播种到挂果
在黄龙乡,群众热盼的节日不是春节,竟是开捕节。
“想不到,实在想不到!”乡党委书记徐嵊军用这句话形容开捕节举办四年所带来的变化。
与不少海岛乡镇一样,黄龙乡的经济结构也是以渔业为主,群众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相比之下,它的经济基础可能更为薄弱。黄龙乡的发展该如何破局呢?
四年前,乡政府制订了内外兼治的目标:对外,主要是整治落后的外部环境;对内,是提升士气,整合人心。徐嵊军告诉记者,当初,乡里创办开捕节的想法很朴素,一是为出海渔民祈福,增强生产信心;二是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人心。
筹备首届开捕节时,乡里好不容易发现一些有文艺才能的渔嫂,动员她们参与排节目,可有些渔民认为这是“丢人现眼”,经常从排练现场硬将自己的家属拉回家。经过几次“拉锯战”,文艺节目总算如期“开工”。当首届开捕节一开场,散发着浓郁渔俗渔村气息的文艺节目和“蓝色家园”系列活动,一下博得了当地群众的喜爱。之后,每届开捕节都推陈出新,突出海洋文化,展现渔村风情。乡里还将海洋环保和安全生产意识渗透到开捕节中。譬如每次开捕节开幕式,都有渔民老大代表作现场宣誓,体现保护蓝色海洋、安全文明生产这一主题;参演的文艺节目,也力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
变化在意料之中。通过开捕节,凝聚了人气,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鼓舞了士气,渔民生产热情高涨;净化了风气,群众文明素质得到了提升。如今,黄龙乡邻里纠纷少了,搓麻将的人少了,学跳健身操的渔嫂多了。渔民倒过来希望家属能被乡里挑中参加文化活动,觉得这是一件“脸上贴金”的事。去年,该乡被命名为全市首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也在该乡出现。开捕节还造就了大批文体骨干队伍。如今该乡共有渔民舞龙队、渔民舞狮队、渔嫂锣鼓队、渔嫂腰鼓队、渔嫂龙船队等15支固定文体活动队伍,人数达488人。这支骨干文体队伍还积极参与社区人口普查等各种社会事务性工作,成为乡、社区工作的“义工”。
变化又出乎意料。通过开捕节活动,乡干部与群众接触和沟通多了,不少矛盾和纠纷在不知不觉中化解。徐嵊军告诉记者,以前,因为宕口爆破扰民,干群关系紧张时有发生,如今,曾经参与闹事的一些渔嫂参与文化活动后,对乡政府工作多了一分理解,不再与政府对立,而是心平气和化解矛盾。更可喜的是,开捕节举办四年来,黄龙乡渔业生产连续四年取得高产,反过来又促进了渔民参与开捕节的热情。
峙岙村现象:从一个到一片
千岛逢盛世,文化如潮涌。
如今在舟山,“种文化”已成为海岛乡镇的自觉行为,但为何有的文化活动热闹一阵最终流于形式,有的却散发活力经久不衰?剖析黄龙乡“峙岙村现象”,或许能有所启示。
峙岙村位于黄龙乡北港社区,全村2400多人中,却涌现出一批民间“文化人”,出现了“一个带一群,一群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文化现象。
黄龙乡开捕节的成功举办,触动了峙岙村几位渔船老大的心。“阿拉村里也搞一个平安开渔节,自己热闹热闹。”2006年,他们向村委会提议,举办首届平安开渔节,并请村民积极参演。去年,该村40多艘帆布网船和近洋渔船自筹资金41000多元,村里也补助了1万多元,举办了第二届村平安开渔节,乡党委领导都赶来助兴。
村委会主任江开明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举办这个开渔节,真不知道自己村里还有介多“文化人”。40多岁的王信岳是个结渔网的网师,但他爱好美术,画画名气不小;从上海海洋渔业公司退休的许永康写得一手好字,参加书法比赛获过奖;今年70多岁的徐根堂,是村老年活动中心的管理员,他会不少绝活,耍口技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甩“火篮”惊险刺激扣人心弦;渔嫂刘亚芬和沈亚芳能说会道,自编自演相声小品,用方言把海上作业要注意的安全生产细节讲得活灵活现;年过八旬的刘根堂和刘海堂两兄弟,能制作舞龙的龙头和龙身,技术精湛,连外地也请他们去制作龙头……
举办开渔节,挖掘出了一大批民间“文化人”,他们又带动了整个村的文化氛围。今年64岁的乐素琴是宁波人,上世纪60年代支边到海岛,在峙岙村安家落户。前几年,她跟丈夫到宁波做鱼货生意时,学会了跳扇子舞和舞剑。开渔节时,她主动要求参加表演。在她带领下,村里有不少渔嫂学会了扇子舞和舞剑。
峙岙村浓郁的文化氛围影响到北港社区其他村的群众,并辐射到了整个黄龙乡。如今,该乡群众性文体活动蔚然成风,春节系列游乐活动、元宵踩街活动、趣味运动会、青年卡拉OK大赛、警民篮球赛等活动层出不穷,渔民群众真正成了舞台的主人。
透过“峙岙村现象”,我们发现,当沉睡在渔农民身上的文化生命力被唤醒,当渔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种文化”就结出了硕果。
多渠道施肥:从“负担”到“富担”
“种文化”肯定需要有资金投入。如何因地制宜破解资金瓶颈,变“负担”为“富担”,是海岛乡镇在推动文化建设中普遍遇到的难题。
这个难题也曾困扰黄龙乡。全乡经济基础薄弱,乡级财政有限,哪有富余的资金来办文化活动?举办首届开捕节,当时测算下来至少需要15万元。乡领导没辙,只好到县里有关部门“化缘”,凑够了首届开捕节的资金。但光靠讨不是长久之计,乡里积极引导渔民群众自主参与,以每艘渔船为单位各筹资1000元,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借助开捕节活动的品牌效应,争取到县财政安排部分专项资金,多渠道与海缆建设、电信、联通等公司谋求合作,并积极探索让涉渔企业等单位参与的新路子。目前,乡里通过“自身挤一点,向上讨一点,多方筹一点”,走出了一条以乡办文化为主导、社会办文化为基础的良性循环路子。去年,乡里第四届开捕节多渠道筹资40多万元,首次出现办节略有节余。
市、县有关部门也大力支持该乡的文化建设。市文广新闻出版局与南港社区结成对子后,多次义务为当地培训文艺骨干,并派专业艺术团体参与开捕节演出。今年,该局结合结对调研工作,又在艺术辅导、文化器材添置等方面给予了支持。
该乡趁势“借力追肥”,不断夯实文化根底。据初步统计,四年多来,全乡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达近300万元。其中,投资90万元的乡文体活动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10月竣工。
该乡还将目光瞄准了新兴的文化产业,尝试“卖文化”。渔绳结凝聚着千百年来舟山渔民的智慧结晶,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海洋文化遗产。目前,黄龙乡是全市保存渔绳结文化最完整的乡镇,当地有位老人还掌握着近百种渔绳结的打结技艺,是“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他们借助暖促平台,创新思路,积极挖掘渔绳结的商业价值,尝试走出一条依托海洋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新路子。县主要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已落实专项资金用于挖掘和开发渔绳结文化产品。目前,乡里已开发出首批以渔绳结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
当文化的种子被激情浇灌,一幅春天的画卷正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