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总是从大范围说到小范围,比如西半球中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牙买加。如果一个地方名声够响亮,则用不着地理知识普及般地从大说到小,比如中国,比如美国。
在浙江,就有这样一个县级市,对外宣传以及境外对其的称呼上,城市名称前面直接连上国名,那就是“中国义乌”。最近,义乌市政府对世界各地的主流媒体(包括外文媒体和当地华文媒体)关于义乌的报道进行了信息搜集与整理,并对义乌海外形象的传播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是——很好很响亮。
海外媒体
普遍关注义乌
义乌以其繁荣发达的商贸市场闻名于世,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目前已经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生产和输出的MIC产品(Made in China)已经随着中外商人的脚步遍布了五大洲,而密切的物流、人流和信息往来也让义乌在世界各地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义乌在海外媒体中的曝光率是相当高的,甚至不逊于国内的一些省会城市。这种情况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尤为明显。如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对义乌的报道量达到了23.67篇/年,香港《大公报》也达到12.25篇/年,平均每月都有1-2篇报道。我国台湾《联合报》和《澳门新闻网》,对义乌的报道率也在5篇/年上下(分别为4.89篇和5篇)。朝鲜《中央日报》、《朝鲜日报》、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每年都有1篇以上的义乌报道。即使在与中国交流有限的印度,当地主流大报《觉悟日报》和《印度时报》也均对义乌有所报道。
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对义乌报道相对比较多的海外媒体主要集中在与中国经贸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如在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区,在可以检索的年限范围中,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时报》分别对义乌有6篇和4篇的相关报道。其他一些重要报纸如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德国《世界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等,也都有涉及对义乌的报道。
义乌在海外华人圈中
知名度很高
海外华文媒体不仅是华人华侨之间沟通的平台,也是华人向世界传播自己声音的重要平台,而网络的互动、多媒体、大容量、实时等特性更使海外中文网站成为海外华人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力量。相对当地主流媒体,义乌在海外华文媒体中的见报率更加明显,如美国的主流华文媒体《星岛日报》和《侨报》,过去一年对义乌的报道量分别达到了127篇和33篇。欧洲的重要华文媒体《欧联时报》,过去一年对义乌的报道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0篇。大力度、高密度的海外华文媒体报道,对宣传义乌的形象做出了有力的推进。
海外华文媒体的大量报道集中在了义乌市场和义乌产品身上,对义乌商人、义乌城市发展和义乌政府的各种海外交流活动也有所关注。
经济报道比重大
义乌成“中国制造”样本
海外媒体对义乌的报道,多数以义乌发达的商贸活动作题材,对义乌市场和产品的报道占了国际媒体对义乌报道的绝大部分。
世界各地的主要媒体对义乌的报道中,以经济类报道为最多。另一方面,义乌的城市形象伴随中国制造的盛行,也增加了更多的宣传机遇。以义乌作为中国繁荣经济的一角对中国进行报道,也是海外媒体惯用的手法之一。如2005年5月4日韩国《朝鲜日报》就以“made in china代表城市:义乌——全世界的南大门市场”为题,对义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类似的报道还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看见中国长城,不要忘记中国的大市场”,德国《世界报》“现在我们对全球开放”和《印度时报》“今年排灯节由义乌制造”等等。这类报道都从关注中国制造迅速崛起的角度,对义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