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大家上下,波浪文化城里电梯特别多,有人行扶梯、垂直电梯,大大小小约30多部,东南面一部特制的人行扶梯,长100多米,是杭州市内最长的一部人行扶梯。
波浪文化城地下一层为半敞开式,身处其中,完全感觉不到在地下。走着走着,前面时不时就出现一个小庭院,内种桂花,摆放着咖啡桌,雨丝飘飘洒洒落到脸上。即使没有庭院的地方,头顶也总会出现一个覆着玻璃的圆孔,天光毫无保留地透射进来。
今后波浪文化城地下一层主要做商业,目前已由一家香港大型百货公司整体承包,正在抓紧装修,十一前会临时开放。
波浪文化城约350米长,到中间位置时,左右伸出两条通道,一条比较狭长,通杭州大剧院,另一条通国际会议中心。
到北端,和市民广场相接处,又伸出两条通道,一条伸到解放东路这里,另一条伸到新业路,一路串起沿线众多建筑,同时沿线建筑又通过通道和更多建筑相连,构筑起一张四通八达的地下网。
继续往北,就是地铁站——市民中心站了,穿过地铁站,前面就到市民中心。
所以,今后大家可以从地下一路游览钱江新城核心区主轴线:市民中心地下—地铁市民中心站—波浪文化城—城市主阳台。
跑了国内很多新城,决定建地下城
钱江新城地上地下立体开发,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先进的理念,在国内称得上数一数二。很多看过新城地下城的专家这样评价。
但钱江新城管委会总工程师尹序源不会这样讲,这个低调的总工,虽然同样以地下城为傲,但更愿意平静地讲述地下城“诞生”过程:
钱江新城最初设计方案中,并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只是提出一个理念,把新城打造成一个大公园,让人们在园区里办公。
后来,设计方案公示,社会反响一般般。这也提醒我们,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们跑了很多建新城的地方,譬如上海浦东、广州珠江新城等,请教了各路专家。
专家们认为,国内新城往往有个弊病,建筑与建筑之间不连通,人在这幢建筑上班、办事,其他楼几乎不去,给人感觉隔离、冷漠。
我们当然希望,今后的钱江新城人们相互往来,有
除了煤气管,其他管线都进共同沟
共同沟位于钱塘江沿线庆春东路至钱江三桥之间,全长2161米,是浙江省内最长的一条共同沟。
我们从掩藏在1号城市副阳台绿化丛中的入口进入,楼梯很窄,但下到下面,豁然开朗,最宽处有6米左右。
共同沟一侧壁上有很多架子,来盾矛说,今后各种管线,自来水管、污水管、电力线、通信线等,就放在架子上。哪种管线坏了,工程人员只要下到共同沟,就可维修,再也不用把马路挖开。
但煤气管是不放进共同沟里的,否则一旦发生意外爆炸,所有管线都将报销,太危险。
共同沟中央放着一条硕大的绿色自来水管,从珊瑚沙引水,供应下沙。如果没有这条自来水管,共同沟里并排开两辆车没问题。
市民“LUCY”(网名)很好奇,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果有小偷进来,怎么办?
讲解员笑着说,放心,共同沟监控设施很先进,只要有人稍微动一下共同沟的进口盖板,监控室就会亮红灯报警。
之江路边地下停车库是杭州最大停车场
今后人们到钱江新城,停起车来不会像主城区那么紧张,设计师把能利用的地方,都开发成了地下停车库。
譬如,1号、2号城市副阳台周边,道路高低不一,设计师利用高差空间,建了两个地下停车库,总泊位1300多个,称得上是杭州最大的一处停车场。
其中1号城市副阳台下的车库,泊位就有800多个,主要出入口在五星路上,森林公园对面。另外还有6个出入口,有几个朝向之江路。
今后,行驶在之江路上的车辆如想停车,不用三弯四绕,直接可把车开进停车场,一并进入核心区。
不用担心车库太大转不出来,里面将设先进的诱导系统,引导驾驶员顺利进出。
看剖面图,就能发现钱江新城核心区江堤边的地下空间已被利用得非常充分——离江堤不远,地下埋着共同沟,再旁边,之江路从地下下穿,贴隔壁,就是地下停车库了,称得上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典范。
这个学校,硬件设施目前杭城最好
我们还去了一所漂亮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钱江新城实验学校。从钱潮路对面一条小路进去,就是学校大门。
教学楼之间设连廊,到处都可走通,是学校最大特点。不少角落地带,还设计成了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区,以及休闲区。操场上,还专为学生设了一条轮滑道。
年轻的副校长姜鹏提醒大家注意更多细节,学校很多有尖角的地方都被处理成了圆角,保证学生安全;室内篮球馆地板脚感比较软,这是用的进口篮球地板。可以说,这所学校硬件设施目前是杭城最好的。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育,双语教学,招生对象是附近小区的孩子。学校目前已开设初一四个班,同时还有从采荷实验学校转过来的部分初三学生。